图书标签: 黑格尔 哲学 历史哲学 历史 西方哲学 德国 Hegel 史学
发表于2025-02-22
历史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汇辑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柏林大学的多次演讲记录,由其高足爱德华德・干斯教授整理而成。自问世以来,学术界公认为进入和研究黑格尔哲学系统的入门书籍;又因原为对应一般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而表述,故体例格式不必谨严深奥的高头讲章,照搬《哲学的传记史》作者鲁维斯所言,此书乃其“生平所读这类著作中最愉快的一部”,而占据全书篇幅甚多的例证解释,对于研究哲学不深的读者也是很熟悉的。其另一个重要价值,就是用一个截然新颖的观点来论列“历史”上各种主要事实,从而使人可能比较顺利地把握住黑格尔哲学的主导概念,再由此带动对该系统各个方面的深入认知。王造时先生的译述,复以平实雅正、忠实本义而著闻。名著名译,洵为一切从事哲学和哲学史研究者的必备经典。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因此,说他大器晚成毫不过分。1831年在德国柏林去世。
很喜欢黑格尔将历史从东方向西方,以幼年(中国、印度、波斯)、青年(希腊)、壮年(罗马)、老年(日耳曼)的方式分类。就我个人而言,我主要在意各个分类的精神发展了。 首先是‘幼年’。中国,毋庸置疑,是专制集权至高无上的代名词,自古以来倡导天人合一;印度,有点意思,它虽然散,但在宗教和阶级分化上却是高度一致与规范,然后推崇某个‘人’(婆罗)成为精神主宰;波斯,精神和自然一直处在相互纷争的状态。 其次是“青年”,希腊倡导从自然中来,又从自然中出。精神来源于自然,但它最终却从属人的主观意义。再是罗马,极端统治扼杀了个性自由。最后是日耳曼,一是专制和君主制的冲突,一是宗教和精神的冲突。庆幸后者之中衍生出自由、精神、理性等意义的探讨。‘我’是自由的载体,理性的源泉。
评分这是一种历史与政治的碰撞,黑格尔对东西历史理解的文。谈不上什么哲学,但写者的知识面是真的广。至于深,到底有着黑格尔的盛名,有些小点还是不自觉间就被说服,等待二次阅读。
评分历史学家不会引用此书。
评分黑格尔总是洋洋洒洒~~
评分翻译成这样挺不容易的……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译本的前世今生 [日期:2008-02-26] 来源:豆瓣网 作者: 陶一酌 [字体:大 中 小] 一时好奇,通过国家图书馆引擎馆藏检索黑格尔著《历史哲学》。检索后发现,王灵皋译《历史哲学纲要》大约是与之相关的第一个版本,出版时间是1932年,上海神州...
评分黑格尔的代表作之一。不过我很不欣赏,原因肯定是其欧洲中心主义或者进一步日尔曼中心主义者。 作者以历史带出自我的哲学理论。不过作为中国人来说,对其书中对中国的评价不得不嗤之以鼻,所以以此观之,书中其他方面的历史怕也是大同小异。这不是研究学者的态度,他已经先下好...
评分黑格尔此书,有其价值。对于理解历史有价值。 比如,对于理解我国的“旧社会”、“原始社会”,人们往往想的很残酷(地主和雇农的关系),或者想的很美好(儒家学者把三皇五帝想成理想的社会),这其实都是对历史的误解。人之所以误解历史乃是因为丧失了心灵的能力。用眼睛看,...
评分《历史哲学》也许是黑格尔著作中被人读得最多的一部,《历史哲学》之所以被广泛阅读,是因为它相对容易读,而“理性的狡狯”、“世界历史人物”、“理性的历史历程”之类的思想也早已在人们中耳熟能详,为不同的人所引用。尽管如此,在今天,即使这些思想也往往成了黑格尔的《...
评分历史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