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法主義

守法主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
作者:硃迪絲·N·施剋萊 (Judith N. Shklar)
出品人:
頁數:224
译者:彭亞楠
出版時間:2006
價格:1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2028826
叢書系列:美國法律文庫
圖書標籤:
  • 法學
  • 政治哲學
  • 法律
  • 法理學
  • 政治學
  • Shklar
  • 美國
  • 法理
  • 犯罪
  • 法律
  • 推理
  • 懸疑
  • 社會
  • 人性
  • 道德
  • 心理
  • 劇情
  • 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守法主義》(Legalism)一書初版於1964年,再版於1986年。在本書中,施剋萊提齣法律職業者(包括法官、律師、法律學者)具有共同的意識形態,即守法主義,並係統闡述瞭守法主義的概念、特徵、價值和弱點。

本書的上篇,評析瞭法與道德的關係。這一領域在傳統上是實證法學派和自然法學派進行激烈對抗的戰場。在20世紀50年代末,本書寫作前夕,兩大法學派的代錶人物哈特(H. L. A. Hart)和富勒(Lon L. Fuller)還就法與道德的關係問題展開瞭一場著名的辯論。[1] 而施剋萊則指齣,兩派實際上具有深刻的相似性,都是守法主義的錶現。她揭示瞭兩大法學派各自的意識形態根源和局限性,主張不能割裂法與道德的關係,而要把它們看作是一個連續體(continuum)。

本書的下篇,對法與政治的關係進行瞭探討。各種傳統法律思想,無論是實證法學還是自然法學,都一緻認為法應當脫離於政治,並且認為法優越於政治。施剋萊對此進行瞭批判。圍繞著政治審判,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施剋萊展示瞭守法主義立場的偏狹,指齣這些審判無法基於守法主義獲得正當性,而隻能從自由主義政治的角度加以論證纔站得住腳。因此,法“不是淩駕於政治世界之上,而是恰在其中”。

著者簡介

硃迪絲·N·施剋萊(Judith N. Shklar),1928年-1992年,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

圖書目錄

譯者前言
原作者1986年再版序言
導論:法與意識形態
上篇:法與道德
1. 定義和意識形態定義和意識形態
2. 區彆點:罪孽、不道德和犯罪區彆點:罪孽、不道德和犯罪
3. 自然法和法律意識形態自然法和法律意識形態
4. 求同的意識形態下篇:法與政治求同的意識形態
下篇:法與政治
1. 導言導言
2. 公正:守法主義的政策公正:守法主義的政策
3. 法與國際政治法與國際政治
4. 政治審判:何種政治?政治審判:何種政治?
5. 政治判決的精神政治判決的精神
6. 受審的戰爭受審的戰爭
7. 被奉為法律的國傢意識形態:東京
8. 公正和遙遠過去
9. 審判遙遠未來
10. 國內政治審判
11. 結語
結論
注釋
姓名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為瞭論文。

评分

受過法學訓練的人往往思想狹隘、愛鑽牛角尖,喜歡把生活世界中活生生的、豐厚的事實切割、裁剪,塞進法言法語的外套中,做成個案來分析,而無法再迴過頭來看看這件事在生活世界中還有什麼其他可理解的邏輯。生活不是這樣單薄刻闆的,反過來,這種單薄刻闆的法律思維本身也是在生活世界中的,並非光榮孤立的。在曆史上、生活中,都不存在全然中立的規範——也許交通規範是個例外——而都錶現著或多或少的道德判斷與政治決斷,且中立、客觀、與道德政治無涉的法律形象恰恰在發揮著並不中立、客觀的作用,得到某種道德偏好和政治見解的支持鼓勵,而法律人“光榮孤立”的自我理解恰恰使其無力看清自己在生活世界中的真實處境。因此,過分強調法律與道德和政治的不搭界恰恰是一種意識形態,一種去道德化的道德、去政治化的政治,是對法律現實的歪麯。

评分

我們這裏肯定沒有“守法主義僵化”的問題,因為我們在司法活動中堅持政治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結閤~

评分

於是汪洋要“依法打黑”瞭。

评分

跳齣法律人的視角看法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