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法主义

守法主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迪丝·N·施克莱 (Judith N. Shklar)
出品人:
页数:224
译者:彭亚楠
出版时间:2006
价格: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2028826
丛书系列:美国法律文库
图书标签:
  • 法学
  • 政治哲学
  • 法律
  • 法理学
  • 政治学
  • Shklar
  • 美国
  • 法理
  • 犯罪
  • 法律
  • 推理
  • 悬疑
  • 社会
  • 人性
  • 道德
  • 心理
  • 剧情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守法主义》(Legalism)一书初版于1964年,再版于1986年。在本书中,施克莱提出法律职业者(包括法官、律师、法律学者)具有共同的意识形态,即守法主义,并系统阐述了守法主义的概念、特征、价值和弱点。

本书的上篇,评析了法与道德的关系。这一领域在传统上是实证法学派和自然法学派进行激烈对抗的战场。在20世纪50年代末,本书写作前夕,两大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哈特(H. L. A. Hart)和富勒(Lon L. Fuller)还就法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展开了一场著名的辩论。[1] 而施克莱则指出,两派实际上具有深刻的相似性,都是守法主义的表现。她揭示了两大法学派各自的意识形态根源和局限性,主张不能割裂法与道德的关系,而要把它们看作是一个连续体(continuum)。

本书的下篇,对法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各种传统法律思想,无论是实证法学还是自然法学,都一致认为法应当脱离于政治,并且认为法优越于政治。施克莱对此进行了批判。围绕着政治审判,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施克莱展示了守法主义立场的偏狭,指出这些审判无法基于守法主义获得正当性,而只能从自由主义政治的角度加以论证才站得住脚。因此,法“不是凌驾于政治世界之上,而是恰在其中”。

作者简介

朱迪丝·N·施克莱(Judith N. Shklar),1928年-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

目录信息

译者前言
原作者1986年再版序言
导论:法与意识形态
上篇:法与道德
1. 定义和意识形态定义和意识形态
2. 区别点:罪孽、不道德和犯罪区别点:罪孽、不道德和犯罪
3. 自然法和法律意识形态自然法和法律意识形态
4. 求同的意识形态下篇:法与政治求同的意识形态
下篇:法与政治
1. 导言导言
2. 公正:守法主义的政策公正:守法主义的政策
3. 法与国际政治法与国际政治
4. 政治审判:何种政治?政治审判:何种政治?
5. 政治判决的精神政治判决的精神
6. 受审的战争受审的战争
7. 被奉为法律的国家意识形态:东京
8. 公正和遥远过去
9. 审判遥远未来
10. 国内政治审判
11. 结语
结论
注释
姓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受过法学训练的人往往思想狭隘、爱钻牛角尖,喜欢把生活世界中活生生的、丰厚的事实切割、裁剪,塞进法言法语的外套中,做成个案来分析,而无法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件事在生活世界中还有什么其他可理解的逻辑。生活不是这样单薄刻板的,反过来,这种单薄刻板的法律思维本身也是在生活世界中的,并非光荣孤立的。在历史上、生活中,都不存在全然中立的规范——也许交通规范是个例外——而都表现着或多或少的道德判断与政治决断,且中立、客观、与道德政治无涉的法律形象恰恰在发挥着并不中立、客观的作用,得到某种道德偏好和政治见解的支持鼓励,而法律人“光荣孤立”的自我理解恰恰使其无力看清自己在生活世界中的真实处境。因此,过分强调法律与道德和政治的不搭界恰恰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去道德化的道德、去政治化的政治,是对法律现实的歪曲。

评分

跳出法律人的视角看法律

评分

为了论文。

评分

于是汪洋要“依法打黑”了。

评分

为了论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