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台湾的一代传奇 用生命创作的天才
以凌厉激烈的才华横空出世,又决绝惨烈地毅然与人世告别
20世纪末台湾文坛最绚烂传奇的女同作家
邱妙津,台湾彰化人,一九六九年生,一九九一年毕业于台湾大学,一九九二年赴法国,留学巴黎第八大学心理系,一九九五年六月在巴黎自杀身亡,年仅二十六岁。邱妙津多方面的才华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充分显现,曾获得台湾《中央日报》短篇小说文学奖、《联合文学》中篇小说新人奖等,并拍摄有一部三十分钟的十六厘米影片《鬼的狂欢》。
邱妙津的骤然辞世在台湾文坛引起一片惊愕,随即造成一时风潮。同年十月她的首部长篇小说《鳄鱼手记》获得时报文学奖推荐奖,书中的“拉子”、“鳄鱼”等词也成为台湾女同群体袭用的自我称号。翌年遗作《蒙马特遗书》经由友人整理出版,引发全台湾震动,成为台湾女同群体几乎人人必读的经典。
主要文学作品有《鬼的狂欢》《鳄鱼手记》《蒙马特遗书》等。
我的盲点 ——序邱妙津简体版作品集 在文学的阅读上我有我的盲点。 知道是“盲点”,却不愿意改,这是我近于病态的执着或耽溺吧。 年轻的时候,迷恋某些叛逆、颠覆、不遵守世俗羁绊的创作者,耽溺迷恋流浪、忧愁、短促早夭的生命形式。 他们创作着,用文字写诗,用色彩画画,...
评分偶然看到了这本书,无聊的时候看了一遍,还记得看第一遍的时候心痛不已呼吸困难,眼泪啪嗒啪嗒的往下掉,只有和她有同种经历才懂得这种撕心裂肺的痛吧,不管她勇敢不勇敢,不管她的自杀代表着什么,至少看了《鳄鱼手记》,看到了一些共同之处。懂得她的矛盾与纠结,以及那...
评分邱妙津系列小说看完,断断续续花费六年时间,由最初接触时心怀战兢不敢太近却如鸩毒,越饮越渴越渴越饮,到最后终于安心来解开心灵的密码。 三岛由纪夫这样描述青春:把往事捋平褶皱叙述,总能较为从容地带游客一一历览,特别是每个闷不作声的少年内心,总有一段...
评分读邱妙津的起因是骆以军的《遣悲怀》。其实《遣》写得很一般,句式冗长而拖沓,琐琐碎碎,耗尽读者心神与耐性。它带给我的唯一启示是对邱妙津其人的好奇。是怎样的粘稠质抑郁人格才能汇合成《鳄鱼手记》的绝望悲恸。 鳄鱼是什么。 如同她八十年代蕾丝边的身份一样,披着正常人...
评分这两个月来,我每天睡前都会看几页《鳄鱼手记》,这是我第一次读女同小说,也是生平第二次阅读从右至左的竖排繁体字。第一本这样排版的小说,呵,那是很多年前,读的梁凤仪的《豪门惊梦》。 书是淘宝上买的,大陆没有引进;邱妙津这个名字是从哪一本香港杂志上得知的,已经忘...
我认识的T&P们必读吧~
评分邱妙津总是蹲下来审视自己,那个绷紧沉重的状态让她安心。庆幸地是她对自己的本性有清醒的认知,安分地呆在自己的躯壳里。她善良真诚又不爱过分计较,她像大地那样蕴藏丰富的矿藏,这些悄悄流淌的时间证明,使她能忽略周遭的一切嘲弄和嬉笑。
评分比起《蒙马特遗书》更喜欢这本,很多地方好像在说自己。
评分邱妙津总是蹲下来审视自己,那个绷紧沉重的状态让她安心。庆幸地是她对自己的本性有清醒的认知,安分地呆在自己的躯壳里。她善良真诚又不爱过分计较,她像大地那样蕴藏丰富的矿藏,这些悄悄流淌的时间证明,使她能忽略周遭的一切嘲弄和嬉笑。
评分比起《蒙马特遗书》更喜欢这本,很多地方好像在说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