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挥(1915—?),原名石毓涛,天津杨柳青人。中国影剧史上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天才,视艺术为生命的、纯粹的现实主义大师,享誉上海的“话剧皇帝”,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影坛巨擘。作为演员,代表作有话剧《大马戏团》《秋海棠》及电影《假凤虚凰》《太太万岁》《哀乐中年》等;作为 导演,代表作有《我这一辈子》《关连长》《鸡毛信》《天仙配》《雾海夜航》。1957年,石挥被划为“右派”,后登上“民主三号”邮轮悄然离沪,从此再无音讯,谜案至今未解。其创作生涯虽短暂,作品却历久弥新,影响了几代人。
主编简介
李镇,电影史学者,现供职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这是一部阐述石挥表演艺术理论与实践的专著,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导演—石挥数十年从事话剧、电影、导演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有演出手记、导演散记、以及对演员修养问题的论述。书中还有程之等电影演员撰写的回忆石挥的文章。我国著名戏剧家黄佐临先生为此书做了序,对石挥的表演艺术以及人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文/isolatedlands 石挥其人,现今已为大众所淡忘,介绍起来,却还要借着曾经的未婚妻周璇之名来做由头,或是张爱玲笔下那个靠着“京味或痞气”征服靡靡上海滩的“秋海棠”,抑或是称自己“眉眼与石挥依稀有点相像”的大导李翰祥。呜呼哀哉!“话剧皇帝”之名,早已飘散在风中...
评分石挥,提起这个名字,或许九零后都一脸茫然,但只要说出一个耳熟能详的电影名之后,他们都会惊呼一声,“啊!原来这部电影是石挥拍的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鸡毛信》便是出自他手。 1950年他改编的老舍最出名的中...
评分之前在谈论《石挥谈艺录》的第一本《把生命交给舞台》之时就曾提到,石挥作为一名艺术家,不仅仅有着臻至巅峰的表演技艺,而且在文字功底方面同样值得鉴赏。 如此说来,《石挥谈艺录》中的另外一本《雾海夜航》,就是石挥风流文采的殿堂。 《雾海夜航》这个书名,于石挥其人来...
评分奇爱博士说了:石挥是影史上最伟大的人,没有之一,深有同感。 石挥是宝贵的,是需要保护的,他和那个时代的人都不一样。 我没想到石挥写过这么多文章,140多篇找起来花费了太多功夫,大部分是民国资料,资料馆终于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 李镇老师谈到石挥当年的窘迫,令人唏...
评分现在,我已经从一个月前略带狂热的状态中恢复了过来。石挥对我来说的最大意义,是打开了一道通往老电影的门,让我借以发现他的搭档,他们的文华公司,以及由众多像文华一样的电影公司撑起的中国电影被岁月掩盖的光芒,但这光芒一旦发现便不可忘却,并在个人的审美经验里打上深...
非常好非常珍贵的资料。
评分梅兰芳给他指导,黄佐临与他亦师亦友,张爱玲读过他的小说……因家道中落,石挥少时混迹老北京天桥,饱尝世态炎凉。投身影剧艺术,自成一派。
评分出了个三卷本的新编本,不知内容是否有增加?
评分梅兰芳给他指导,黄佐临与他亦师亦友,张爱玲读过他的小说……因家道中落,石挥少时混迹老北京天桥,饱尝世态炎凉。投身影剧艺术,自成一派。
评分讲得很细致,比如话剧念白的音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