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法国作家莫泊桑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除其长篇小说蜚声文坛外,中短篇小说亦可称一绝,数量多达三百余篇,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全集》共五卷,本卷内容包括《羊脂球》、《等待》、《米隆老爹》等72篇小说,充分体现了取材的广泛性,涵盖了当时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能让读者一睹大师高超的艺术技巧。
译者郝运和王振孙先生是著名的资深翻译家,译笔正确流畅,且对文中的主要人地名和事件作有详尽的注释,能使读者得益匪浅。
莫泊桑(Maupassant,G.D,1850~1893)法国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1870年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遂应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除了《羊脂球》(1880)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383)、《两个朋友》(1883)、《项链》(1884)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一生》(1883)、《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
喜欢故事,因为故事能让单调的生活变的津津有味!比起循规蹈矩的人类和带着伪善面具生活的人更加鲜明生动!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所以这些艺术作品更能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 莫泊桑的的小说通俗易懂,语言精练,看似信手拈来却又恰到好处。每一个故事都有让你回味的...
评分莫泊桑的思想渗透了浓厚的悲观主义,在哲学上,他深受叔本华的影响,接受其关于事物永无休止地消逝,时间不断地在分崩离析的观点,认为人类永远无法达到目的。 同时,莫泊桑也是语言大师,他不以纤巧华美的词藻取胜,而是以平易通俗、准确有力、能为人所接受的文学语言征服读者...
评分依然是中学念得一本书。 记忆里大概《羊脂球》写的是一车人的人情冷漠,冷暖自知。我觉得欧美人写角色丑陋的时候,好像很喜欢写他们吃东西的状况。每本书里都是这样,如果写人贪婪,必要吃面包和果酱,丑陋的大快朵颐。 其它还有很多篇,对于当年还是小朋友的我来说,真是强大...
评分看到那些所谓的贵族的嘴脸,就让我恶心;最让我震惊的是就连代表正义善良的修女也是那样。她,身子虽被玷污,但心灵却是最纯洁的,其他人都比不上。
评分莫泊桑的思想渗透了浓厚的悲观主义,在哲学上,他深受叔本华的影响,接受其关于事物永无休止地消逝,时间不断地在分崩离析的观点,认为人类永远无法达到目的。 同时,莫泊桑也是语言大师,他不以纤巧华美的词藻取胜,而是以平易通俗、准确有力、能为人所接受的文学语言征服读者...
原来同样的题材甚至内容可以隔一段时间再在报纸上发表一遍啊,maupassant真是量产帝+稿费帝。(这个豆瓣条目的目录有误)
评分原来同样的题材甚至内容可以隔一段时间再在报纸上发表一遍啊,maupassant真是量产帝+稿费帝。(这个豆瓣条目的目录有误)
评分在没有比他更好的短篇小说了!!!!
评分喜欢他的短篇小说 特别灵气!
评分莫大先生为赚稿费也是产过很多庸品的,有些篇简直乏味得莫名其妙,不过“鹰有时飞得比鸡低,但鸡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喜欢的篇目:《在一个春天晚上》《初雪》》孩子》《咳嗽》《死刑犯》《守灵之夜》。每个作家都有自己嗜好的情节,一生中不断重写,莫生的爱好是写活人陪伴死人呆在同一房间、嗅着尸臭的那个守灵夜,如描写叔本华死后守灵夜的《在一个死人身边》,其中语句场景在长篇小说《漂亮朋友》里又写了一遍。他也是真喜欢写死尸,比如不像小说更像散文的《焚尸柴堆》,详细描写尸骸被火化的过程样貌,最后歌颂了一下火葬。《孤儿》写了一起弑母案,情状略似现今轰动的北大吴谢宇案。还有一部分小说的主题是人的生死悲欢如何系于一件极小而可笑的事,如《一个女人的供认》《健康旅行》《从一个溺死者身上发现的信件》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