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史景迁之后的西方“新生代中国通”
拉纳•米特,西方新一代中国抗战史研究权威,38岁即成为当时牛津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现任现代中国政治与历史学教授。他在2007年创办的牛津大学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中心,2014年升格为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成为西方汉学界的权威研究机构之一。
从2004年开始,他便辗转多国为本书查阅资料,耗时十年才最终完稿。本书一出版即引起西方世界极大反响,赢得《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等多国媒体盛赞。
作为一本综述类著作,本书其实对于各种细节的照顾还是很到位的。篇幅所限,很多方面没有展开。 p40 蒋介石会见了托洛茨基等布尔什维克的显要人物,但对苏共印象不佳。 p50 日本的民族主义汲取了禅宗和日莲宗的教义以及德国“鲜血与祖国”的思想,其非理性和浪漫主义与“泛亚主...
评分这本书基本是一本毁三观的书,我们对于近代史的印象太美好,感觉就好像本来的中国挺不错,列强来到了,生活才崩盘。 又太乐观,觉得当年的中国似乎有无数高明的出路可供挑选。 看完这本书,我的想法都放了一放。 开篇就是日本崛起,中国扑街。为什么做国家的差距会这么大,至...
评分 评分这本书基本是一本毁三观的书,我们对于近代史的印象太美好,感觉就好像本来的中国挺不错,列强来到了,生活才崩盘。 又太乐观,觉得当年的中国似乎有无数高明的出路可供挑选。 看完这本书,我的想法都放了一放。 开篇就是日本崛起,中国扑街。为什么做国家的差距会这么大,至...
评分恰好在今天读完这本书,仅此缅怀死难的同胞
评分中规中矩的综述叙述史,观点都是比较新也比较得到广泛接受的(但老gong不会喜欢)。面向西方读者。对中日战争的知识仅来自教科书和肥皂剧的中国人也可以读读。可以看出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评分Chapter 9, 关于花园口决堤的章节
评分恰好在今天读完这本书,仅此缅怀死难的同胞
评分前半部分写得乏味,最后几章有些意思,之前美国记者写世界欠中国战争债之类的估计就是受这本书影响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