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读书随笔

伍尔夫读书随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维吉尼亚·伍尔夫1882年生于伦敦的一个书香名门之家。 维吉尼亚天分很高,从小就立志要当作家,二十二岁时开始在《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但维吉尼亚本人身体不好,且有神经病的底子。维吉尼亚・伍尔夫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小说――她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创者之一,这方面的小说代表作有《雅各的房间》(1921)、《黛洛维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海浪》(1931)等书。在小说创作之余,她还写了大量的文学评论,收入《普通读者》(1925)和《普通读者二集》(1932)等书之中,此外,她的作品还有传记和女权问题论著《自己的一间屋》(1929)。

1941年,维吉尼亚在乡间的住所写完了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幕间》,便又一次陷入了精神病的痛苦之中。于是将自己勤奋写作的一生结束在一条河流之中。

出版者:文汇出版社
作者:[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出品人:
页数:253
译者:刘文荣
出版时间:2006-4
价格:19.00元
装帧:平装16开
isbn号码:978780676980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伍尔夫 
  • 随笔 
  • 英国 
  • 外国文学 
  • 女性 
  • 伍尔夫读书随笔 
  • 读书随笔 
  • 伍尔芙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本书主要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三部重要散文集,《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和《自己的房间》,多为伍尔夫的读书心得和感想,而且写得比较随意,不拘一格,故称为“读书随笔”。主要内容有:如何读书,书和女性生活有何关系,如何看待名字名作,以及如何评价当代文学。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写这篇书评之前,看看别人写的,有个人说“伍尔夫的形象,总是常年穿着粗麻布的长袍,从不在这个上面画心思,她一生只有两件事,看书和写作。”呃,这让我觉得这个不花心思,到成了现代时髦女子竞相模仿的对象。点开淘宝,随便搜一下什么文艺,出来的服饰类商品多如此,...  

评分

适合的睡前读物。我极喜欢弗吉尼亚写托尔斯泰和妥斯托耶夫斯基那篇,她很知道俄国人的特点:他们是具有贵族气质(许多作家有爵位)也可能穷困潦倒;他们一时风度翩翩,一时醉得不省人事。托尔斯泰是否比同时代的所有作家更好?很难回答,但无疑生活在中产阶级或上流社会的所有...  

评分

1.关于读书,凭天性,不被权威左右,保持读书的独立性。 2.读者的角色有二:一,作者的合伙人和同谋,体会作者想要给予的东西;二,做个审判官,评判书的优劣,需要一定阅读量,能够把书分门别类。 3.读小说,像看建筑,需要亲自去构建才能体会语句构建的复杂性。需要敏锐的...  

评分

伍尔夫(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在咱国年轻人中的知名度应该是她料想不到的,但这也得归功于美国大片《The Hours》,让偏好文学文艺的人们看到一个有同性恋倾向的女作家,备受抑郁症的折磨,最终投河自杀,这样的一个故事。抛开这种好莱坞式的炒作与扭曲带来的盲目崇拜...  

评分

开篇就看到这样一句:一个人可以对别人提出的唯一指导就是不必听什么指导,你只要凭自己的天性,凭自己的头脑得出自己的结论就可以了。看完之后感觉没必要看了呢,说到底不管学什么看什么都是要自己分析得出自己的想法。 她还有个观点我很认同,想了解小说家创作...  

用户评价

评分

只有当我们自己似乎也想写诗的时候,才是读诗的最佳时机。

评分

伍尔芙的优秀之处不在理论,倒让我想起川端“热爱文艺的少女的说法”,她的某些略带女权的立场反而让人不舒服。这里我甚至可以说我崇拜阿伦特一生对自己的女性身份所持的立场“达到只有女性才可以达到的高度”,以一种更女性的方式洞察“人生的意义何在”。繁琐与简洁,优雅与随意,偏执与严肃,这一切在伍尔芙身上没有构成一种致命的敌对和矛盾,也没有演化成精神。所以她是年少的事件。

评分

: I106/2225-1

评分

近一年来听过的最详实的讲如何读各种书的书,伍尔夫的介绍非常全面,尤其是在介绍英国文学的女作家及其作品时更显细致。

评分

只有当我们自己似乎也想写诗的时候,才是读诗的最佳时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