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孤獨的獵手》作者麥卡勒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她一舉成名的作品和最具震撼力的代錶作,居“現代文庫20世紀百佳英文小說”第17位,曾被評為百部最佳同性戀小說之一。 書中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孤獨的故事。麥卡勒斯以她獨特的手法寫的美國南方小鎮,寫八月漫長沉悶的下午,寫午夜的咖啡館裏喝著冰啤酒徘徊於孤獨的人們,寫黑人對於自由的隱忍與矛盾的苦痛,寫那些期望於改革的人,瘋狂絕望卻又依然堅定地嚮前走的決心……這是一個孤獨到極至的故事,在那些灰暗的天空底下,那個溫和的聾啞人用他的孤獨預示瞭美國這樣一個狂亂年代的變更。沒有人能擺脫掉孤獨的影子,至死方休。 主旨凸顯的是麥卡勒斯式的主題:孤獨是絕對的,最深切的愛也無法改變人類最終極的孤獨。絕望的孤獨與其說是原罪,不如說是原罪的原罪。
卡森·麥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20 世紀美國最重要的作傢之一。1917年2 月19 日生於美國佐治亞州府哥倫布。22 歲完成《心是孤獨的獵手》的創作。29歲癱瘓。除瞭《心是孤獨的獵手》,還著有《傷心咖啡館之歌》、《婚禮的成員》、《金色眼睛的映像》、《沒有指針的鍾》等小說。其中《心是孤獨的獵手》在美國“現代文庫”所評齣的“20 世紀百佳英文小說”中列第17 位。1967 年9 月29 日麥卡勒斯在紐約去世,時年50 歲。
有一天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想到,其实麦卡勒斯在书里所写的这种人生境况,就好像是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心灵模式。 在《理想国》里柏拉图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就是著名的洞穴喻:世界是一个地下洞穴,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人是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
評分与读外国小说相比我还是喜欢看外国的电影,必竟影像比小说更能让人理解。我所读第一本外国当代小说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记得当时读到男女主角欢娱的场景时面红耳赤的样子。读过最多的外国小说便是日本的小说,可能是它归属于东方历史文化之范畴易懂的原故吧。喜欢渡边...
評分看完中文版心是孤独的猎手以后,在图书馆里翻到《心是孤独的猎手》的英文版,企鹅现代经典影印版。前面有一小篇麦卡勒斯的小八卦文。意译一下,放在这里: 生于1917年的麦卡勒斯体弱多病,幼年曾经中风,31岁的时候左半身瘫痪。有段时间只能用单根指头打字,而据她姐姐透...
評分孤独,是这部小说的精魂,主要人物都被难以言说的孤独感笼罩着。这个美国南方小镇里有种族冲突,有激进分子,有同性恋者,但这些显然都不是主旨,主旨只有一个——孤独,孤独,孤独!看一下主要人物:考普兰德医生是一个想反抗强加在自己身上不公正命运的斗争者,他想唤醒他的...
她對話語的描寫 是我從未曾見過的 而且我也從沒有想到過可以如此來描寫語言的形成
评分半個月居然纔讀瞭一本書=。=
评分每次看一半都看不完
评分平實的敘事風格很得我心,碎片化的情節在小鎮上的幾個人身上貌似平靜實則洶湧的發展,故事好像是沒有結局又好像是有結局的。其實,故事就是這樣吧,作者想讓它在哪裏結束,它就戛然而止瞭。
评分“上帝從來沒有真的聽懂他們的話,他有屬於他自己的孤獨,所謂心心相通,都隻是一場誤會而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