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ing under the pseudonym of Johannes de silentio, Kierkegaard uses the form of a dialectical lyric to present his conception of faith. Abraham is portrayed as a great man, who chose to sacrifice his son, Isaac, in the face of conflicting expectations and in defiance of any conceivable ethical standard. The infamous and controversial 'teleological suspension of the ethical' challenged the contemporary views of Hegel's universal moral system, and the suffering individual must alone make a choice 'on the strength of the absurd'. Kierkegaard's writings have inspired both modern Protestant theology and existentialism.
克尔凯郭尔(1813―1855)、19世纪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创始人。本书借《圣经》中亚伯拉罕和以撒的故事,论述了信仰和牺牲的观念。作者认为,信仰从本质上是一种悖论;畏惧并非来自某一确定对象的威胁,而害怕则是来自一个客观的威胁物。
这是第二次翻看《恐惧与颤栗》了,记得大二在图书馆借过这本书,当时被“恐惧”、“颤栗”两个情绪性词语吸引着,不过,临近期末,只好乖乖原封不动地归还了。 毕业要求交论文题目时,我急匆匆地确定写克尔凯郭尔,到了大四,空空的脑袋一时间似乎只剩下了克尔凯郭尔,关注他...
评分对《恐惧与战栗》很费解 对于《恐惧与战栗》,我在2012-01-02下午终于硬着头皮看完一遍。 亚伯拉罕服从 上帝的 指示准备 杀死儿子, 旧约-创世纪 的文本上 的描述 比较短,然而 基尔克果 在 这本书当中,就是 围绕 这个 情节 来展开 论述。 他 铺陈很久,说明 亚伯拉罕的正...
评分关于作品,要以配得上作品认真的态度评论恐怕要假以时日, 基尔克果是一个深刻的人,毫无疑问,他从自身命运的独特性中发现了整个普遍性。不过这本书的译者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从一些注释中可以看出译者难得的以真诚的态度进行的思考,基尔克果试图逼近那个故事,译者又通过自己...
评分第一次读kierkegaard是本科的时候摸到的一本小书 重复。当时惊为天人。这么多年过去,我的品味还是没变,去年在kindle上花$.99买了fear and trembling, 今年一月份化了几天匆匆读过,觉得有趣之余,对毒舌的kierkegaard同学却没有增加新的 看法。。。 因为同时也在读beauvoir...
评分晚上操场散步,忽然想起克尔凯郭尔的几句话: “How to believe decides how to live” “从童年起,我就已经成为精神。” “人活着不是为了拖动锁链,而是为了张开双翼。” “我是一棵孤立的枞树,独自地自我封闭着,指向天空,却不投下一丝阴影,...
Kierkegaard的文笔也太好了我的天,词句充满韵律忍不住要读出来
评分比想象中的易读很多 拿出去看还会心惊胆战因为对哲学一点也不了解 别人问我在看什么我就说是小说... 看到有的地方还莫名有点感动 虽然promblema III就有点迷茫了 会的不多不够完全欣赏到你 抱歉了!!!
评分=w=再报个私仇,介于它毕竟很好读,就不打一星了
评分某种意义上,和搏击俱乐部可能是一个故事。上帝是亚伯拉罕的泰勒·德顿。
评分没读懂,要读中文版,再来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