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道 有两条,一条简捷,一条艰难。近年来有些人拥挤在简捷的路上,把西方在特殊情境中式样翻新的思潮术语饥不择食地搬来,未经选择、消化、质疑,更舍不得潜心去融汇贯通,便急急忙忙地以为这就是“观念更新”,中国的文学现象在他们的手下,就像借得纯阳祖师吕洞宾的“金指头”一般假乎点石成金了。
五四以来,随着西方文学理论不断地传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穷尽一生投身于西方文艺理论研究。无论作家、文学评论家,还是大学校园内的师生,多以了解西方文艺理论的多寡评定自我文学理论修养的高低,“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课程俨然成为国内几乎每一所开设了中文系系别的大学本...
评分现在写中国叙事学的学者越来越多,本是好事。大多有古代文学背景,对西方文化有了解,但话语体系仍是古代文献为主,视角上也算开阔。叙事结构、视角、时空等主要问题也都涉及,还是有自己的看法,每章最后的几个小节值得一看,有创新。 中国古代文献的确太多,每位学者涉猎不同...
评分为了导师的年度作业而读。 导师那么狂热地推荐,而且是作为寒假作业布置,于是就买了一本来,真的认真的读了。 是一本学术书啊。 不过是我读过的不枯燥的一本,也许是因为有作业的压力,所以就耐心的读完了。 再写老师布置的读书报告前先写一个豆瓣版读书报告吧。 全书以《红楼...
评分为了导师的年度作业而读。 导师那么狂热地推荐,而且是作为寒假作业布置,于是就买了一本来,真的认真的读了。 是一本学术书啊。 不过是我读过的不枯燥的一本,也许是因为有作业的压力,所以就耐心的读完了。 再写老师布置的读书报告前先写一个豆瓣版读书报告吧。 全书以《红楼...
评分试问杨先生,您怎么好意思一边宣称要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一边拿一本“汉族叙事学”骗我们说这叫“中国叙事学”呢? ………………………………………………………………………………………………………………………………………………………………………………………………………...
补记。中国文化与西方理论结合的典范之作。
评分整体架构还是西方叙事学那套,时代局限。突然想到的记一下。"结构之技"和"结构之道"的说法很有意思。普罗普,斯特劳斯的神话的研究,到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实质上都是叙事故事层面的研究。再到托多诺夫,热奈特话语层面的研究。然后自巴特起,故事和话语层面得到整合。"结构之技"和"结构之道"的双构性,正是中国语境下的故事与话语的内在整合。在这种整合之下,叙事研究从静态走向动态,也更加注意开放的语境了。
评分九五年写成的……跪拜……
评分补记。中国文化与西方理论结合的典范之作。
评分很有趣(关键是语气也亲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