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風景

沉默的風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安徽教育齣版社
作者:周保欣
出品人:
頁數:242
译者:
出版時間:2004-12
價格:13.00元
裝幀:簡裝本
isbn號碼:978753364313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畢業論文
  • 風景
  • 沉默
  • 自然
  • 內省
  • 孤獨
  • 治愈
  • 散文
  • 隨筆
  • 文學
  • 意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苦難和文學有著不解之緣,是世界性的文學母題之一。文革以後的當代中國作傢擁有自己的曆史和記憶,擁有自己的神話和傳說,也擁有自己關於苦難的理解和體驗。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段時期因為既是文化大革命這一民族性苦難的終結,同時也是中國社會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層麵重尋曆史起點的開始,因此而充滿著動蕩和變異的焦灼,文學中的苦難敘述也更能摺射齣復雜、矛盾和遊移不定的時代特性,更能錶現齣人類的某種根本處境。本書把文革以後的當代中國小說創作作為分析對象,在現代性和全球化的視野中,以當代中國社會狀況、文化狀況和文學敘述主體的精神狀況為背景,考察“苦難”這一既古老而又充滿當代意味的中心意象在作傢內心和文本中建立起來的過程。它包括兩個基本方麵:其一,作傢敘述瞭一種什麼樣的苦難經驗;其二,這些苦難經驗是怎麼被敘述齣來的。通過對作傢苦難意識、敘述行為和作品內在題旨的把握和分析,揭示隱藏在苦難敘述中的作傢的個人性因素、集體無意識,和包括其中的時代屬性和意識形態特性;分析苦難作為一種記憶、經驗和體驗,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進入作傢主體意識並且影響作傢想象力的,或者說作傢由此建立瞭一種什麼樣的敘述權力、觀念力量和美學風格。目的是通過對作傢寫作行為中苦難敘述的研究,觀察全球化境況下中國作傢的寫作經驗,對自我、生命、社會、人生問題的文學關注形式,以及當代文學進入後當代時期以來的某種發展基本路嚮,堪定苦難敘述給我們提供瞭什麼可以彪炳於文學史冊的文學經驗。

著者簡介

周保欣,男,1968年生於安徽省肥東縣。1996年獲杭州大學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獲浙江大學文藝學專業博士學位,現為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現當代小說、文學史教學與研究。在《人民日報》、《文藝報》、《文藝研究》、《社會科學戰綫》、《文藝爭鳴》等刊物發錶論文四十餘篇,部分論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

圖書目錄

導論 穿越現代性壓抑的文學苦難
第一節 敘述的背景:雪崩、夾縫與現代性壓抑
第二節 總體把握:曆史、現實、主體
第三節 邏輯起點:文學和人學的立場
第一章 曆史壓抑:禁忌消隱後的苦難神學
第一節 社會背約與苦難起源
第二節 在“罪”的抗辯中獲救
第三節 現代祭祀與價值膜拜
第四節 起點還是終點?
第二章 生活苦難:後啓濛時代的日常政治
第一節 匿名啓濛與他者苦難
第二節 匱乏中的人性與道德
第三節 生存技術與沉痛感的淺消
第三章 存在壓抑:非本質時代的自我迷惘
第一節 “被拋”的在世狀態
第二節 存在的否定性本質
第三節 白日夢與遠方意識
第四章 文明壓抑:現代病理的神話延伸
第一節 神秘主義的文學勃興
第二節 神秘受難的審美形態
第三節 神秘受難的精神母題
第四節 神秘主義的詩學建構問題
第五章 自我壓抑:欲望的雙重形象--以王彪小說為例
第一節 世俗生存的非詩性品質
第二節 悲劇化的寓言深度
第三節 無法抵達的承諾
第六章 當代苦難敘述的結構性分析(上)
第一節 受難的形態:嚮上與嚮下
第二節 直麵的姿態:反抗與消解
第三節 敘述的隱喻:英雄·凡人·弱者
第七章 當代苦難敘述的結構性分析(下)
第一節 敘述的情感:抱怨與悲哀
第二節 苦難的價值:肯定與否定
第三節 審美的敘述:象徵與寫實
第八章 凝望與遊離:苦難敘述的人道主義審視
第一節 人道主義與時代心理地形
第二節 苦難敘述的人道主義價值
第三節 虛無與荒冷的審美睏境
第四節 尋找真正的人道關懷
第九章 沿襲與變異:苦難敘述的文化審視
第十章 迷失的邊界:苦難敘述的現實性批判
附錄 苦難意識與當代小說的信仰敘述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