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傢興起的前奏

諸子百傢興起的前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巴蜀書社 (2004年11月1日)
作者:黃開國
出品人:
頁數:365 页
译者:
出版時間:2004年11月
價格:24.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659655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諸子百傢
  • 國學
  • 先秦史
  • 中國哲學史
  • 先秦思想
  • 百傢爭鳴
  • 曆史背景
  • 文化起源
  • 哲學發展
  • 古代中國
  • 思想史
  • 學術流派
  • 春鞦戰國
  • 文明演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序&潘富恩
前言
第一章 春鞦時期的社會變動
第一節 春鞦時期的經濟進步
第二節 禮崩樂壞的政治動蕩
第三節 中華民族的大融閤
第四節 社會變化對思想文化的影響
1.和而不同的開明政治
2.輿論開放的言論自由
第五節 春鞦思想文化的轉變
第二章 對傳統天命論的懷疑與否定
第一節 夏商周至春鞦的天命觀
1.三代的文化官
2.三代的天命觀
3.春鞦時期的天命觀
第二節 春鞦時期對傳統天命觀的懷疑與否定
1.《詩經》《尚書》中的反映
2.《左傳》《國語》對天命的懷疑與否定
1)天與人的二分化
2)神靈之天與自然之天的二分化
第三章 春鞦時期的預占
第一節 從天方麵的諸預占
1.龜蔔
1)龜蔔與筮占
2)龜蔔的主要內容
2.星象、神怪諸預占
1)神怪的預占
2)星象的預占
3)曆數的預占
4)望氣的預占
第二節 從人方麵的諸預占
1.從人的相貌的預占
1)長相的預占
2)麵部錶情的預占
3)美女禍害論
2.從人語言的預占
1)聲音的預占
2)語言是否適當的預占
3)賦詩的預占
4)童謠之類的預占
5)名字的預占
3.從人的行為舉止進行預占
4.據夢進行的預占
1)天神之夢
2)祖先神之夢
3)鬼神之夢
4)各種怪變之夢
第三節 預占中包含的人文、理性因素
1.古代預占發展的新階段
2.道德在預占中的作用
3.政治在預占中的作用
第四章 春鞦時期的《易》
第一節 春鞦時期的《周易》
1.《易經》在春鞦時期存在的大略
2.與今本《易經》的比較
第二節 春鞦時期的《易》筮
1.用所筮得本卦進行的預占
2.一爻變的預占
3.數爻變的預占
4.易數八的問題
第三節 《易》學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
1.《易》筮對占蔔的影響
2.《易傳》形成的直接準備
第五章 春鞦時期的《詩》
第一節 《詩經》在春鞦時期的概況
1.春鞦時期所見《詩經》的概略
2.春鞦時期所見佚詩考辨
3.與三百篇之異同
4.三百篇的最後定型
5.《詩經》的來源與性質
第二節 《詩》在春鞦的運用與作用
1.禮聘會盟的用《詩》
2.賦《詩》言誌
3.斷章取義
4.《詩經》的作用
第六章 《尚書》與其他典籍
第一節 《尚書》在春鞦時期的大略
1.《尚書》的來源與性質
2.《尚書》通行的大略
3.引用《尚書》的具體分析
4.《尚書》與《詩經》同為春鞦的重要經典
第二節 春鞦時期的眾多文化典籍與諺語
1.眾多的文化典籍
2.諺語之類的流行
第三節 孔子與春鞦時期的文化典籍
1.孔子與《周易》
2.孔子與《詩經》
1)春鞦各國是否有不同的《詩經》
2)孔子未有刪定《詩經》
3.孔子與《尚書》
第七章 春鞦時期的禮論
第一節 禮觀念的重大變化
1.春鞦以前的禮觀念
2.春鞦時期的禮觀念
1)尊卑上下的等級之分
2)禮數與等差
第二節 對禮的人文理性認識
1.禮的道德意義
2.禮的政治價值與作用
1)禮為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
2)禮為國之基
3)人無禮不立
3.禮與吉凶禍福
第三節 禮與儀之分
1.禮是本,儀是末
2.儀是禮的體現
3.禮的精神實質
第四節 禮與樂
1.樂的社會政治道德功用
2.春鞦是否有《禮》、《樂》成書
第八章 春鞦時期的德觀概念
第一節 德觀念的兩種含義
1.廣義與狹義的德概念
2.德概念的本質規定
第二節 德的功用與價值
1.德與國傢政治
2.德與禍福
3.德是人生的最高價值
第三節 德觀念的人文精神
1.天命依德為轉移說
2.德與天命作用的矛盾之說
3.德與天道相分之說
第四節 德與刑
1.德、刑是相互補充的
2.德重於刑
第五節 德觀念的曆史意義
第九章 春鞦時期的其他倫理觀念
第一節 仁觀念
1.仁者愛人
2.仁與禮、功
3.殺身成誌,仁也
第二節 義觀念
1.義觀念的含義
2.義必生利
3.大義滅親與死而利國、利民
第三節 忠、信、孝的觀念
1.忠觀念
1)忠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情感
2)忠是對國傢、人民的忠誠
2.信觀念
1)信觀念的內涵
2)信觀念與忠觀念及其禍福
3.孝觀念
1)孝觀念在春鞦的發展
2)孝與忠
3)道高於忠孝
第四節 春鞦時期道德觀念的特性
第十章 重民的社會思潮
第一節 民與神
1.春鞦時期的民
2.民神並重論
3.民重於神
1)民為神主
2)神依於民
3)神不敵民
第二節 對民的作用的認識
1.民的作用的新認識
2.三種有代錶性的說法
1)裏革之說
2)晏子之說
3)史墨之說
第三節 君與民
1 君與民是相互依存的
2 君應親民、恤民、撫民
1)親民說
2)撫民說
3)恤民說
第四節 因民的統治政策
1.因民的含義
2.德義是生民之本
3.厚其民性
第五節 對人性的最初認識
1.春鞦時期的性觀念
2.春鞦的人性論說
3.人性與教育學習
主要參考文獻
附:黃開國已齣版與發錶論著目錄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無需多言

评分

無需多言

评分

無需多言

评分

無需多言

评分

無需多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