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與權力

自然與權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河北大學齣版社
作者:約阿希姆·拉德卡
出品人:
頁數:448
译者:王國豫
出版時間:2004-4-1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1097001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環境史
  • 環境
  • 生態
  • 政治學
  • 教育與空間自然生態
  • 環境學
  • 文化研究
  • 哲學
  • 自然
  • 權力
  • 哲學
  • 政治
  • 生態
  • 社會
  • 權力結構
  • 環境
  • 思想
  • 理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人與自然的關係史絕不僅僅是危機與災難的曆史,同樣也是人與自然的聯係以及自然環境的默然再生的曆史。《自然與權力:世界環境史》形象的敘述瞭紛繁交織的人與自然關係所帶來的極其廣泛的文明、文化和生物的後果,同時展現瞭這一相互關係如何以及在世界曆史上留下瞭怎樣的烙印。由此清楚地說明瞭,為什麼盡管人們不斷緻力於一個人和自然相融閤的環境政治,人與自然的關係仍然時時呈現齣不穩定和大量令人驚奇的現象,並因此需要人們時刻注意和小心。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一、關於環境史的思考1
1.環境研究的眼障和死鬍同1
2.惡性循環的單調和齣路的錯綜復雜7
3.進入時間深處:自然理想的神秘的再生能力17
4.樹木還是羊?環境史中的評價問題23
5.作為曆史闡釋的生態學:從瑪雅文化的毀滅到愛爾蘭的飢荒33
6.未知領域:環境史究竟是秘密史還是公開史38
二、實體經濟生態學與沉默知識生態學--原始的人與自然的共生43
1.以火為開端:世界範圍的火耕經濟及環境史上的縱火狂49
2.人與動物--狩獵與馴化54
3.花園與果樹63
4.農民和牧民72
5."公地(牧場、森林)的悲劇"與草皮的不幸:前現代農業是一種:"無意識掠奪"嗎?83
6.天為父綱,地為母綱:關於宗教中的生態學91
三、水、森林和權力101
1.水利建設,統治和生態的鏈式反應102
2.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一個典型的對比109
3.灌溉梯田:一種社會及生態的細胞培育115
4.作為榜樣和警示的中國121
5.狹小空間的水文化:威尼斯與荷蘭137
6.瘧疾,灌溉,濫伐森林--作為自然復仇女神和生態資源保護者的地方流行病149
7.地中海區域的濫伐森林與"生態自殺":一個錶象問題?與自然諧和的水土流失和誤導著的曆史化155
8.歐洲的森林和統治:從開墾運動到林業管理規範時期160
9.早期危機意識的支點:城市和采礦168
四、殖民主義作為環境史的分水嶺180
1.海外殖民主義的生態動力182
2.環球瞭望:現代環境意識的殖民地性和島嶼性起源190
3.印度環境史上殖民地和後殖民地時期的停頓197
4.美國佬生態和沙俄農奴生態205
5.世界環境史中歐洲獨到之路及殖民主義帝國的反作用211
五、瀕臨大自然的極限223
1.嚮著最後的儲備資源挺進223
2."哪裏有糞便,哪裏就有基督徒":從休耕到"糞肥種植"和耕種的政治化235
3.木材緊缺警鍾,植樹造林運動以及一種生態森林辯護論的形成244
4.現代自然宗教的多義發展254
5.自然與民族:走嚮保護自然的具體化之路260
6.第一次工業環境危機和現代危機處理基本模式的形成275
六、在全球化的迷宮裏286
1.環境史中最深刻的轉摺:世界美國化進程的失敗286
2.鮮血與土地:自給自足的橫行無忌296
3.環境憂慮的深層原因:原子能災難和對癌癥的恐懼301
4.生態運動的科學、精神和物質起源309
5.尼泊爾、不丹及其他高峰視角:旅遊業眼裏的環境問題瞄準旅遊業,發展援助和航天飛行316
6.環境政策中的不確定性和權力問題333
注釋34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是从德文翻译过来的还是英文译本?------------------------------------------------------------------------------------

評分

是从德文翻译过来的还是英文译本?------------------------------------------------------------------------------------

評分

是从德文翻译过来的还是英文译本?------------------------------------------------------------------------------------

評分

是从德文翻译过来的还是英文译本?------------------------------------------------------------------------------------

評分

是从德文翻译过来的还是英文译本?------------------------------------------------------------------------------------

用戶評價

评分

一本綜述型的環境史,翻譯不用心,但也能讀下去,主要是原文簡單、好讀。好讀到我本來是準備去南門買個梅菜扣肉餅的,但沒去…

评分

這是又一本讓我感到頗不安的書,是因為05年我還在大連讀書,碩士還未畢業的時候翻瞭它的前100餘頁,然後因各種原因把它放下瞭,直到這個鼕天纔又想起,將剩餘的部分讀完。我討厭自己這麼半途而廢的讀書,將書的前半部分內容忘記大半後開始倉皇且不成係統的接續下半部分。作者將環境史放在世界史的範圍內進行考察,並從未將環境與政治、或者其他因素剝離開來分析。 坦率地說,這本書的翻譯存在問題——它的主要譯者是我的碩士研究生導師,我也在讀大學四年級的時候幫助她進行瞭一些這本書的編輯整理工作,可這都不該成為去粉飾它不足的理由。

评分

德國人寫的一本生態環境史,嚴謹,充滿瞭人文思想的關懷。

评分

德國人寫的一本生態環境史,嚴謹,充滿瞭人文思想的關懷。

评分

德國人寫的一本生態環境史,嚴謹,充滿瞭人文思想的關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