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史

中法战争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天津古籍出版社
作者:廖宗麟
出品人:
页数:793
译者:
出版时间:2002-1
价格:38.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80504868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外交史
  • 历史
  • 清史
  • 军事
  • 中近史第四章书目
  • 中法战争
  • 中国近代史
  • ###k565
  • 中法战争
  • 历史
  • 中国
  • 法国
  • 战争史
  • 19世纪
  • 殖民史
  • 近代史
  • 军事
  • 外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什么是历史?历史就是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既然如此,历史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却限于各人的文化修养、认识水平、掌握资料、观察角度不同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各人心目中的历史事实也就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表述出来更是千人千貌,众说纷纭。在封建社会里,历史被说成是帝王将相史,在历史舞台上只看见帝王将相的活动,却很少看到广大劳动群众的影子;在帝国主义猖獗的时代,历史又成了西方带来文明的时代,好像中华五千年文明都不行,需要从西方重新输进文明;到了强调阶级斗争的时代,历史又成了阶级斗争史,似乎整个社会都只有两大阶级在斗生斗死,其他人只有当看客的份。所以,有个哲人便将历史称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很显然,他在这里所说任人打扮的历史并汪是客观的历史,而是同一历史事实被不同的人所作出的不同认识和表述。

作者简介

廖宗麟,广西桂林人,湛江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教授。著有《抗法名将刘永福》、《民族英雄刘永福》、《中法战争史》等。

目录信息

自序
楔子 法国对越南的殖民侵略和中法战争
第一章 中法战前的中趣关系
一 山水相连的地域关系
二 血缘相通的民族关系
三 唇齿相依的宗藩关系
四 中国军队五次入越缓剿
第二章 刘永福的早期抗法斗争
一 刘永福创立黑旗军
二 兴化保胜防御使
三 黑旗军阵斩安邺
四 1874年法越条约
第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 法国阴谋吞并越南北圻
二 刘永福回国请援
三 曾纪泽对法交涉
四 援越桂军初防法
五 李宝会谈及协议
第四章 黑旗军鏖战北圻
一 唐景崧入越说刘
二 黑旗军力歼李维业
三 从怀德到丹凤
四 山西之战
第五章 北宁之战
一 徐延旭出关督师
二 决战前夕忙筹防
三 援越桂军多弊端
四 北宁之战
五 清政府惩处失事官员
第六章 清政府整顿台湾防务
一 刘璈筹防台湾
二 法舰骚扰基隆
三 清政府起用刘铭传
第七章 中法重新起衅
一 潘鼎新临危受命
二 李福和谈及协议
三 观音桥之战
四 索赔与反索赔斗争
五 第一次基隆之战
六 马江之战
第八章 台湾抗法斗争
第九章 牵敌战越牺牲多
第十章 镇南关大捷
附录
中法战争大事记
中法战争形势图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康康1935年树在州属公有土地边界的界碑,立碑人是州政府机关,土地范围、用途和违约承担的法律责任一目了然(土地权属对美国人来说是最熟悉的财产权概念,无须展开)。我查到一个历史界碑数据库www.hmdb.org,仅纽约州政府在当年就立了不少同款界碑。这说明他们至少从1885年便...

评分

康康1935年树在州属公有土地边界的界碑,立碑人是州政府机关,土地范围、用途和违约承担的法律责任一目了然(土地权属对美国人来说是最熟悉的财产权概念,无须展开)。我查到一个历史界碑数据库www.hmdb.org,仅纽约州政府在当年就立了不少同款界碑。这说明他们至少从1885年便...

评分

康康1935年树在州属公有土地边界的界碑,立碑人是州政府机关,土地范围、用途和违约承担的法律责任一目了然(土地权属对美国人来说是最熟悉的财产权概念,无须展开)。我查到一个历史界碑数据库www.hmdb.org,仅纽约州政府在当年就立了不少同款界碑。这说明他们至少从1885年便...

评分

康康1935年树在州属公有土地边界的界碑,立碑人是州政府机关,土地范围、用途和违约承担的法律责任一目了然(土地权属对美国人来说是最熟悉的财产权概念,无须展开)。我查到一个历史界碑数据库www.hmdb.org,仅纽约州政府在当年就立了不少同款界碑。这说明他们至少从1885年便...

评分

康康1935年树在州属公有土地边界的界碑,立碑人是州政府机关,土地范围、用途和违约承担的法律责任一目了然(土地权属对美国人来说是最熟悉的财产权概念,无须展开)。我查到一个历史界碑数据库www.hmdb.org,仅纽约州政府在当年就立了不少同款界碑。这说明他们至少从1885年便...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大全,但时间线略混乱

评分

本书对于事情的直接叙述做的很好,事件的经过,人物的形象都有表达出来。只是叙事时引用中方战报原文过多,而这些战报叙事繁杂水分也很多,有时作者却不对这些战报做说明。另外,本书对事件的前因后果缺乏深刻的分析,该做的分析讨论没有做,部分分析讨论也很缺乏说服力。比如作者没有就中法两方的总体军事力量消长进行比较,也没有讨论两国在战争中的财政问题、其它国家的动向态度等等,这些都是对两国的战和有着关键影响的因素。

评分

前线战区行动为主,兼顾筹饷,收录了基隆、广西等的山地缠斗,详述了清廷诏旨和时人记录,误记孤拔受伤于镇海而不录镇海战事,未记临洮等地的小型战事,对中法中央政府的决策过程描写少,中法战争的开拓型著作。法方资料引用少,不如黄振南。可和黄《中法战争诸役考》对比阅读。

评分

虽然大全,但时间线略混乱

评分

像是简单的战争梳理,但缺少反思,不够深刻,对中法两国的国力财政等方面的对比也较为欠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