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用途与滥用》是德国思想家尼采于1874年出版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认为与尼采早期的另一部杰出作品《悲剧的诞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尼采在《历史的用途与滥用》中所要探究的是关于历史对于人生、社会的正反作用。尼采认为,历史对于个人或民族是必要的;但是,一旦“历史感”到了一定的程度,这种历史感就会伤害并最终毁掉一个人、民族甚或文化体系的生命。因此,必须确定“回忆”的限度,使历史最好地服务于生活。《历史的用途与滥用》具有十分典型的尼采式的文风:热烈、有力,痛快淋漓的批判,看似偏激的措辞,读来却给人以一种振奋感。
最近脑子好像井喷,时不时冒出那个问题,但又泥泞的绞做一团,不知道自己要找的是哪个答案。 问题从看到某人有了自己的妹妹开始,想到自己的生日,发觉其实都是被别人所赋予的。每一年到了那一天,对于自己来说,只是充斥着蛋糕蜡烛的日子,无论如何,回不到出现的那一刻。那...
评分传闻一战时德军士官的行囊中装备有两本书。一为圣经,另一为尼采著述。尼采作为古典学养极为丰厚坚实之人,其创作也因此具备一种堪称经典的特质。可将其作品类比圣经,我觉得不只在于二者兼为经典,可由此建构理论体系,也在于二者均大有作详实之分析查考的空间。我甚至会这么...
评分《历史的用途与滥用》读书笔记 版本信息: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陈涛 周辉荣 译 尼采对历史主义的批判的理解和反思。 歌德:我痛恨一切只是教训我却不能丰富我或直接加快我行动的事物。这是尼采对历史有无价值及其态度判断的先...
评分尼采的文风在这本书里,一如既往,增加了书的可读性。 尼采的特别在这本书里是敦厚的方式表达。接近于炽热的本质。炽热应该是一颗心灵的本质。 就像一个家长爱着自己的孩子那样,担忧自己的孩子那样,尼采写着一本假想对象为乌合之众的民众。 随身带着,经常,永远在读,永远没...
书名应该是《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说起来是因为JAMC《Darkland》的乐评里提到一段很有趣的话才看的,只能消化一小块,不过已经受益匪浅了,有太多值得反复思考的观点,很多直接说中了自己头脑里模模糊糊的想法和困惑,很凌厉和痛快。序言引用歌德的话“我痛恨一切教训我但不能丰富和直接加快我行动的事物”,我又何尝不是呢。
评分激情的呼告,注意使用历史的限度,要诚实地、勇敢地生活。语言真美。 “既然我们只不过是先辈的产物,我们也就是其错误、激情和罪过的产物,我们无法摆脱这一锁链。尽管我们谴责这些错误,并认为我们已摆脱了这些错误,我们却无法否认一个事实:我们来自它们。”感觉很适合描述或说提醒当代1970s和80s、80s和90s的关系,断裂、反叛的表象下可能隐藏着某些绵延不绝的观念情感价值脉络,并未真的一刀两断。
评分一、历史是必需的:与人的行动与斗争有关,保守主义与虔诚有关,痛苦和被解救的欲望有关。二、纪念历史成为历史的主人,怀古的历史只懂得如何保存生活,批判的历史抛弃包袱。三、最高意义上的德意志统一体。四、历史的本能的遗弃弱化个性,毁掉文化体系的生命。历史的判断意味着毁灭,消耗创造性的本能。五、历史是要由有经验有性格的人来写的。六、反历史,就是反对盲目的现实力量。七、生活统治知识,“我”信赖青年,反抗“现代”的历史教育,人必须首先学会生活。八、给青年人自由,就也给了生命自由。九、“除了不惜伟大的生命,在伟大而不可为的事上撞得粉身碎骨,我不知道生命还有什么更好的目标。”(打个鸡血!)
评分历史必须服从生活。
评分看不明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