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用途与滥用》是德国思想家尼采于1874年出版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认为与尼采早期的另一部杰出作品《悲剧的诞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尼采在《历史的用途与滥用》中所要探究的是关于历史对于人生、社会的正反作用。尼采认为,历史对于个人或民族是必要的;但是,一旦“历史感”到了一定的程度,这种历史感就会伤害并最终毁掉一个人、民族甚或文化体系的生命。因此,必须确定“回忆”的限度,使历史最好地服务于生活。《历史的用途与滥用》具有十分典型的尼采式的文风:热烈、有力,痛快淋漓的批判,看似偏激的措辞,读来却给人以一种振奋感。
个人的历史感知 近期,零散看了一些难啃的书,没想到最先看完的居然是《历史的用途与滥用》。 这是尼采的一篇论文,中文翻译过来不过是约100页的小书。能与它相遇,源于最近读了《政治哲学史》中的尼采部分,书中的“批判历史主义”小节,以《历史的用途与滥用》为主要文本,...
评分传闻一战时德军士官的行囊中装备有两本书。一为圣经,另一为尼采著述。尼采作为古典学养极为丰厚坚实之人,其创作也因此具备一种堪称经典的特质。可将其作品类比圣经,我觉得不只在于二者兼为经典,可由此建构理论体系,也在于二者均大有作详实之分析查考的空间。我甚至会这么...
评分这篇小文章大概意思就是他认为别人只会背满脑子没有的东西并卖弄出来,完全不会有自己的思考。作者确实毫不留情地指出了现代人的种种缺陷,他留给我最深刻的问题则是“人究竟应该怎样生活?”尼采在此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只有强壮的个性才能承受历史,弱者会被它消灭。”他让我...
评分 评分尼采是解毒用的,确实有种人你永远望尘莫及。
评分當年讀大學部的讀物
评分激情的呼告,注意使用历史的限度,要诚实地、勇敢地生活。语言真美。 “既然我们只不过是先辈的产物,我们也就是其错误、激情和罪过的产物,我们无法摆脱这一锁链。尽管我们谴责这些错误,并认为我们已摆脱了这些错误,我们却无法否认一个事实:我们来自它们。”感觉很适合描述或说提醒当代1970s和80s、80s和90s的关系,断裂、反叛的表象下可能隐藏着某些绵延不绝的观念情感价值脉络,并未真的一刀两断。
评分尼采的历史观亦如其哲学,放弃了叔本华那种悲观主义,尽管他承认那是一种智慧的态度,但不会给生活的前途带来什么;人只有面对现在与未来,才能使已死的历史复活,才能读懂历史,才能进行创造;与存在主义哲学有许多相通之处。
评分历史必须服从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