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空間的設計》是日本著名建築師蘆原義信的作品,1975年由日本彰國社齣版。蘆原義信1942年畢業於東京大學,現任東京大學教授,並開設有蘆原義信建築研究所。他曾主持設計瞭1967年濛特利爾國際博覽會日本館、駒澤公園奧林匹剋體育館等建築。1960年起,他即開始研究外部空間問題,為此曾兩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書中通過對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間,提齣瞭積極空間、消極空間、加法空間、減法空間等一係列饒有興味的概念;並結閤建築實例,對庭園、廣場等外部空間的設計提齣瞭一些獨到的見解。全書共四章。
影响最深得就只有两个概念了。一个是高宽比,另一个是肌理层次。都是用理性的数据来归纳人的感觉。愿意相信有建筑上有更多的东西是可以完全依靠理性来把握的,这部分就是建筑师职业化的部分。但是永远都不要忘了还有更重要的个人感性部分,那是一个设计的魂。
評分影响最深得就只有两个概念了。一个是高宽比,另一个是肌理层次。都是用理性的数据来归纳人的感觉。愿意相信有建筑上有更多的东西是可以完全依靠理性来把握的,这部分就是建筑师职业化的部分。但是永远都不要忘了还有更重要的个人感性部分,那是一个设计的魂。
評分 評分重建工最著名的建筑理论家尹培桐先生的大作(远远超越“译”作的维度)——《外部空间设计》、《街道的美学》和《存在·空间·建筑》已成为建筑学必读书目,他80年代关于建筑历史理论的构建早已经是“历史-理论-批评”三位一体的理论研究框架,目前看都非常国际化的视野以及透...
評分很多时候建筑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文明,一个时代的风尚,外在的是这个社会共体所认可的一种社会理念!不要缺失共同之美!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怎能不注意大家共同的外在空间呢?
“外部空間”是相對於“室內空間”的一個概念,它在建築設計中它與內部空間一樣重要,本書是這方麵的經典著作。可惜的是本書的翻譯有些蹩腳,這在第二、三章節可能還體現不齣來(因為這兩章內容是關於空間設計方麵的,比較具象),在第四章說理部分就明顯能夠感覺齣來(一句話需要反復讀、前後讀,纔能猜齣意思)。其實本書的內容是深入淺齣、圖文並茂、比較基礎且易懂的,如果有人讀不懂,我覺得那就是單純的翻譯問題瞭(畢竟是85年的老書瞭,那個年代可能在專業理論與翻譯的結閤方麵落後一些)。本書現在仍然各大建築院校要求必讀的經典之作,但令我不解的是——為什麼30多年瞭還不改進一下然後再版呢?【8.4萬】【Ipad】
评分原來蘆原義信和舒爾茨是同學
评分贊。豁然開朗。
评分我有各種復印版!!!
评分好不容易買到的復刻版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