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集

十四行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夏出版社
作者:冯至
出品人:
页数:292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016290
丛书系列:中国现代文学百家
图书标签:
  • 诗歌
  • 冯至
  • 现代文学
  • 中国文学
  • 诗集和一部小说
  • 散文/杂文
  • 中国现代文学
  • 文学
  • 十四行诗
  • 诗歌集
  • 现代诗歌
  • 文学经典
  • 抒情诗歌
  • 原创诗歌
  • 中文诗歌
  • 艺术表达
  • 情感共鸣
  • 诗歌形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十四行集》: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沉钟书系。冯至,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十四行集》收入其诗歌44首:中篇小说《伍子胥》:散文、杂文25篇:回忆录10篇。他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十四行集》被称为“沉思的诗”;散文集《山水》,注重描摹山水,折射世态人情;小说《伍子胥》,被誉为“中国的奥德赛”,既描写诸种人事、风物,更注重对生命意义的沉思与反省。

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5),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鲁迅先生曾称誉他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开始新诗创作。1923年起先后参加和发起组织浅草社和沉钟社,编印《沉钟》杂志和《沉钟丛刊》。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出版了第—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赴德国留学,研究文学和哲学并获博士学位。1935年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西南联大外文系德语教授,直到抗战胜利。1946年返回北平,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翻译、教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工作,并坚持创作,曾担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职。曾于1980年被瑞典皇家文学、历史、文物研究院聘为外籍院士;于1981年被联邦德国麦茵茨科学文学院、1986年被奥地利科学院聘为通讯院士。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当初从高中的图书馆里弄来这本书的时候好像一天就看完了.比我之前看到的朦胧新诗规范,比印象里其他的民国新诗不是太白就是欧化的痕迹太重(比如穆旦最早的几本,老是OOO的,看着较不舒服。)这本十四行集则从很多地方继承了古代诗词的精华一面,凝练优雅,就是语言略微含蓄了一点...  

评分

对冯至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模糊记得大学现代文学史课本上,提到他是“浅草”“沉钟”的成员。后来读到里尔克的一些诗,也有冯至翻译的,可是从来不知道他还写小说。 前不久“闲闲书话”上有人推荐《伍子胥》,“中国的奥德赛”云云,一时好奇,便找来读了(基本是在马桶上读完...  

评分

当初从高中的图书馆里弄来这本书的时候好像一天就看完了.比我之前看到的朦胧新诗规范,比印象里其他的民国新诗不是太白就是欧化的痕迹太重(比如穆旦最早的几本,老是OOO的,看着较不舒服。)这本十四行集则从很多地方继承了古代诗词的精华一面,凝练优雅,就是语言略微含蓄了一点...  

评分

冯至在《一个对于时代的批评》中曾说到:“在一个夸夸其谈、散漫无形的、肤浅的、调情的、凭理观察的时代里,那些严肃的矛盾和冲突与其说是被泯除了,倒不如说是被人忽视了好些。在一个没有深情,只有考察的时代里,多少生存中根本的问题都被遗忘了。” 孤独是生命的体验 孤...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十四行集比昨日 北游两本高出许多。以前最喜欢的有《 我们准备着》《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现在也喜欢《看这一队队驮马》《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

评分

伍子胥、山水,青年时代的散文可以再看看。

评分

用中文的韵去作十四行,就像英语翻译床前明月光,言传犹可,意会却是奢求。这记得当初被他翻译的里尔克惊呆了,走在路上都一直想里头的句子。这本那么多人说好自己却没什么感觉,毕竟诗本就是很私人的体会。一个伟大的翻译家,一个过于严肃的诗人。

评分

十四行集比昨日 北游两本高出许多。以前最喜欢的有《 我们准备着》《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现在也喜欢《看这一队队驮马》《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

评分

有里尔克的味道,但终究不是。《帷幕》和《伍子胥》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