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屋”奇案

“黄屋”奇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卡斯顿·勒鲁(1868-1927)

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记者,剧作家,小说家,著有许多神秘,冒险,侦探类小说。

勒鲁深具报道犯罪的经历,曾担任战时特派员及律师,这些都丰富了他创作侦探小说和冒险故事的背景。后来以创造“胡尔达必”“亲爱比比”为主角的系列侦探小说广受读者欢迎。其热爱生命,是财场里的豪客,然而具有严肃的思维和恣肆的想像力。

勒鲁的作品内容融合了爱与恐怖情节,故事发生的地点经常为具有庄严气氛的处所,如歌剧院,学院,历史悠久的城堡等等,行文通俗易懂,然而其名法,叙述方式的联结,善于牵引读者浸淫书中世界的技巧,以及他独特的“小说蒙太奇”,使他堪称一位侦探文学大家。他的作品在默片时代经常搬上银幕,而享誉全球的音乐剧《歌剧魅影》即改编自他最著名的同名作品。

出版者:群众出版社
作者:加斯东·勒鲁
出品人:
页数:261
译者:
出版时间:2006-1
价格:20.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501427987
丛书系列:世界侦探推理名著精选
图书标签:
  • 推理 
  • 加斯东·勒鲁 
  • 法国 
  • 密室 
  • 小说 
  • 推理小说 
  • 不可能犯罪 
  • 欧美推理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黄屋奇案》故事中深夜,橡栗城堡的“黄屋”中传来悲惨的呼救声,那是玛蒂尔德·斯坦日松小姐的喊声。闻声赶到这间门窗紧闭的小屋的小姐的父亲斯坦日松先生和未婚夫达尔扎克以及两个仆人破门而入,见小姐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而凶手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令人不解的是,“黄屋”案件发生之后,凶手冒着被抓到的危险再次

潜入小姐的卧室,并且是小姐亲自为他开的门。

  那么,究竟谁是真正的凶手呢?原来,在这离奇的“黄屋”案件背后,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感情纠葛。

  《黄屋奇案》同爱伦·坡的《莫格街凶杀案》和柯南道尔的《斑点带子案》一样,描写了作案现场的密室,安排了活人消失不见的奇特情节,令人非一口气读完不可。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上一本书看了《三口棺材》,里面提到了这本书是最伟大的推理小说。其实读《三口棺材》就有点觉得没有说的那么好(可能是我对欧美的书不太感冒。),这本密室推理的开山之作我也是久仰大名,但是,也确实有点小失望。 谜面很吸引人,解答却没有期待的那么强。是不是密室小说都是...  

评分

评分

四星中的第四颗星送给“推理史上第一部密室杀人长篇经典”。 去掉这个头衔,多少是有一点失望的。可能是因为在按照推理入门推荐看书之前就看了一些推理小说的原因,我对推理已经形成了一点自己的偏好,这种偏好可能就是所谓的「本格」。 我希望和作者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共同...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怀着尊敬的心理去瞻仰了一下,感觉写法很奇怪,不在场证明有点儿牵强,并且凶手的设计违背了基本的侦探伦理。考虑到年代,也就忍了。属于非典型作品,不建议入门读者阅读。

评分

不管过了多久,都不会因时间而褪色的才是经典。由此可见,这本书算不上经典,只能算是纪念品。

评分

看评论里一片骂声就觉得幸好自己参考了前辈建议的阅读顺序,在阅读量不大的情况下先看了这本密室杀人开山之作。所以三个谜的前两个我都觉得非常精彩,也没有被其他后来的作品泄底的烦恼(据说金田一少年有这本的部分泄底)。就是作者类似阿婆那种冗长的文风让我一度看不下去(其实是阿婆类似他吧,毕竟是和柯南道尔同期的老人家)还查到歌剧魅影居然也是他写的(´・_・`)

评分

即便饱受非议,我还是爱这样的密室

评分

作者是記者兼小說家,小說中的偵探也以記者的身份登場,有敏銳的觀察力,頭腦敏捷,行動力強,而且足夠足夠的年輕,笑~ 故事的背景設在十九世紀末,作者擅長的古堡,歌劇院等元素也給小說增添了神祕,古典的氛圍。案件並不錯綜復雜,雖然也曲折進展,但作者更註重于THICK的設置,也就是“黃屋密室”這個迷。迷的佈侷,分析和破解是整本小說的精華也是關鍵之處,但可能是用了很大篇幅對此闡述,弱化了小說本身的故事性這一面,讀起來頗有些疲累。當然翻譯問題也是一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