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吉尔是一个平面设计师、招贴画家、文案、电影制片人和教师。他先是在纽约做自由职业者,自由接案,1960年,他心血来潮去了伦敦,一待就是15年。他和另外两位英国顶级聪明的设计师一起创立了Fietcher/Forbes/Gill设计工作室。F/F/G工作室一开始只有两个助理和一个秘书。而现在,它的正式名称叫Pentagram,其办事处除了西藏之外,遍及各地。吉尔于1967年离开这家工作室,在伦敦独立工作。他1975年回到纽约,和画家罗伯特·拉宾诺威兹(Robert Rabinowitz)合作,创作了《披头士狂热症》(Beatlemania),这部当时百老汇规模最大的多媒体音乐剧。吉尔目前仍然是自由职业者,而且仍然是一名教师。他在欧洲、南美、远东和美国都曾举办过个人作品展。他荣登过纽约美术指导俱乐部的名人堂,英国设计师和美术指导协会最近更是授予了他终生成就奖。这是他关于设计和招贴画的第六本书。他同时也从事儿童读物的撰写和插图设计。他现在和任职于纽约公共广播公司的妻子。
这是一本在平面设计领域中把设计当作问题解决的标志性作品。作者用一种简单、清晰、准确的方法来解读设计过程,揭开了设计的神秘面纱。无论是对设计专业的学生还是对专家教授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个无比珍贵的灵感源泉。
已阅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的鲍勃.吉尔写的《平面设计我的第2语言. 首先这本书没有介绍作者的资料,也没有提及作者是何年何月写的,已经何年何月做的设计。也没有作者的英文名字如何拼写. 作者的思考有严重的美国风格,尤其是后半本大部分依靠文案创意。有点广告学的意味...
评分怎么让你觉得每天喝的同一品牌同一口味的牛奶喝起来似乎和昨天的味道不一样呢?——秘诀在于,昨天你一口气喝完一杯,而今天你选择了面包蘸牛奶。想要知道更多关于管中窥豹的信息,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评分大学里从图书馆借来看了不下三遍。里面关于创意的观点不落俗套。那时手头紧张,又怕以后再看不到了,就拿到文印店里全本复印。离开大学后,复印本也一直带在身边。前些天从网上买了一本,爱不释手。 这本书给你一些启示,让你打开脑门,放飞想象。
评分第一次接触平面设计的书。之前只是感兴趣,这次无意间看到,然后找到了。简单地翻阅,很多内容也没有去细想。断断续续地读下来,只是觉得设计的确是需要创意的一件事情,但设计也有一些原则可以遵守。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最拿手的设计,而且从中也可以学习别人思考问题的方式。...
评分其中说的很多方法,其实都是很平常的。而我们往往就是忘记了这些不平常,换一种方式,换一种手段,就会有新的不同。 我们需要的就是肯定自我—心准。
难以忘怀,让我爱上了设计。
评分简单易读可用,直击创意要害。
评分简单易懂地对创意过程作解读
评分还不错啊
评分也是在设计书籍中常常被拿来说事的一本书 有他的卓越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