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1952年生於北京,祖籍福建。1965年考入北京四中,1969年春到雲南插隊,1971年參軍;1976年迴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係,1982年畢業後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工作。
1984年執導處女作《黃上地》,1985年以此片享譽國際,並連帶使大陸第五代導演在國際上名聲鵲起。
主要作品有《大閱兵》《孩子王》《邊走邊唱》《霸王彆姬》《荊軻刺秦王》等,先後在國際上多次獲大奬。
曾分彆於1989年、1993年、1998年做過柏林、威尼斯和夏納世界三大電影書的評委,並做過日本神戶、葡萄牙裏斯本、以色列耶路撒冷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本書是陳凱歌迴顧他在少年時經歷文化大革命的過程,其對文革的反思與一般文革文字大異其趣。陳凱歌說:我一直認為我的人生經驗大多來自那個時期,其大最重要的是,這個革命幫助我認識我自己,認識自己即認識世界,明白這一點,就決定瞭我的一生。
“人到十三岁,自以为对这个世界已相当重要,而世界才刚刚准备原谅你的幼稚。” 以上是陈凯歌的自传《少年凯歌》里的一句话,后来也被香港新锐导演彭浩翔用作了电影《AV》的开场旁白。而这篇文章的题目名叫《看客》。 虽然在毕业后的几度搬迁中遗失了当年的读书笔记,但捧着《...
評分看過凱歌幾部“具有爭議”的電影后再看這本小書,撇開其反思的主體不談,我很驚歎其駕馭文字的功力。出彩的段落和新鮮形象的好句子,層出不窮,妙不可言,常常讓我恍神。 更撼動人心的是那些輕輕淡淡,卻能撥千斤的感悟。 我完全肯定這本書的文學性。因為他遣詞造句的能力反...
評分1、尽管“文化大革命”因“十年浩劫”这样的名词而似乎得到否定,也有了许多批评的书籍,但只要人们仍然只会控诉他人时,这场“革命”实际上还没有结束。 2、人到十三岁,自以为对这个世界已相当重要,而世界才刚刚准备原谅你的幼稚——原谅在过去,不是这个理由。 3、光亮有时...
評分“打开地狱,找到的只是受难的群佛,那么,灾难是从哪儿来的呢?──打碎了神灯的和尚诅咒庙宇,因为他就是从那儿来的。”——《少年凯歌》。 陈凯歌写这本书回忆了他的二十年前,我看这本书在写的二十年后。文字承载了历史。 像我这种年龄的中国人很有意思,包括自己,对上...
評分導演那麼忙寫書也不容易 三星看著太少勉強給個四星 今天整理電腦文檔整理齣瞭陳凱歌的這本書 幾乎完全忘瞭大一時看過此書 仔細想想 書中內容大概盡忘 隻有他迴憶蘋果城的那段模模糊糊有些印象 當時看覺得陳導文筆不錯 今日仍覺不錯 但是 同樣寫文革 小波寫得可能10年之後我還能清楚地記起王二 陳清揚 小轉鈴 綫條 龜頭腫血等等 隻四年不到少年凱歌幾乎盡忘 一段曆史 兩段記憶 雖然最近陳導無好片 但仍懷有期待 務正業的好
评分這人真理想,但是在一個裝的時代,理想會變成裝,不是被彆人看成裝,是真的逐漸逐漸變成瞭裝,這是必然
评分寫下如此美好文字的人,居然能拍齣《無極》,我開始相信韓寒早年的書是自己寫的瞭[衰]。。。@小走獸
评分陳凱歌的纔華真是迷人。
评分寫下如此美好文字的人,居然能拍齣《無極》,我開始相信韓寒早年的書是自己寫的瞭[衰]。。。@小走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