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1952年生於北京,祖籍福建。1965年考入北京四中,1969年春到雲南插隊,1971年參軍;1976年迴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係,1982年畢業後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工作。
1984年執導處女作《黃上地》,1985年以此片享譽國際,並連帶使大陸第五代導演在國際上名聲鵲起。
主要作品有《大閱兵》《孩子王》《邊走邊唱》《霸王彆姬》《荊軻刺秦王》等,先後在國際上多次獲大奬。
曾分彆於1989年、1993年、1998年做過柏林、威尼斯和夏納世界三大電影書的評委,並做過日本神戶、葡萄牙裏斯本、以色列耶路撒冷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本書是陳凱歌迴顧他在少年時經歷文化大革命的過程,其對文革的反思與一般文革文字大異其趣。陳凱歌說:我一直認為我的人生經驗大多來自那個時期,其大最重要的是,這個革命幫助我認識我自己,認識自己即認識世界,明白這一點,就決定瞭我的一生。
1、尽管“文化大革命”因“十年浩劫”这样的名词而似乎得到否定,也有了许多批评的书籍,但只要人们仍然只会控诉他人时,这场“革命”实际上还没有结束。 2、人到十三岁,自以为对这个世界已相当重要,而世界才刚刚准备原谅你的幼稚——原谅在过去,不是这个理由。 3、光亮有时...
評分 評分 評分在中国的导演之中,声名最隆者现在莫过于,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了,尤其是前两者,成名已久,是中国最早的被祭上神坛的两位导演,对我而言,张艺谋的电影太过匠气,尤其是最近几年拍的电影,更感空洞无物,形式已经远大于内容,张已经不太会讲故事了。而冯小刚则是自...
評分從文革中走來的,隻有兩種人:一種失敗瞭,一種死瞭。
评分(圖書館隻有颱灣版)寫得太好瞭!文字自然,有張力,畫麵感強,是文藝片導演的範兒~對文革的反思切中要害,像是齣自學者手筆;通過身邊發生的事情記錄文革,以小見大,提供瞭絕好的曆史素材。陳愷歌的文筆更甚於電影方麵的纔華啊!
评分特彆好看,但是勁兒勁兒的。去年座談會上,與小他1歲的大佬握手寒暄,又是怎樣的心情呢?
评分主動給自己上枷鎖也不準備再拿下要多大的勇氣?我不能想像年輕時就擔負起這些的勇敢,就像震驚於好的文字對「天國」的敘述可以那麼深刻。書裡另一條線是上枷鎖的前因後果,誰會在那麼早就準備好,即使不能再輕鬆地麵對生活,也不再背叛青春和裝糊塗呢。我經常不懷好意地覺得如果這本書現在齣,一定人人都會愛他,但說不好的是這個時代會不會更拒絕真實,遺忘得更快。意外得到一本颱版後,今年的死而無憾份額已經足瞭。
评分頗震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