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舒立 財新傳媒總編輯、財新《新世紀》總編輯、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擔任國際婦女傳媒基金會(IWMF)董事會委員、國際新聞記者中心(ICFJ)顧問委員會委員及路透采編顧問委員會委員。著有《舒立觀察》等書。
刚刚过去的 11月21日是世界电视日,搜索相关报道不难发现:话题主要围绕着“5G+4K/8K 超高清”等展开。 “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则以“融合·智慧——拥抱电视无限可能”为主题。一面是现实世界对于技术的关切,一面是记忆里胡舒立笔下80年代美国报业的黄金时期 ——“无报...
評分刚刚过去的 11月21日是世界电视日,搜索相关报道不难发现:话题主要围绕着“5G+4K/8K 超高清”等展开。 “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则以“融合·智慧——拥抱电视无限可能”为主题。一面是现实世界对于技术的关切,一面是记忆里胡舒立笔下80年代美国报业的黄金时期 ——“无报...
評分刚刚过去的 11月21日是世界电视日,搜索相关报道不难发现:话题主要围绕着“5G+4K/8K 超高清”等展开。 “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则以“融合·智慧——拥抱电视无限可能”为主题。一面是现实世界对于技术的关切,一面是记忆里胡舒立笔下80年代美国报业的黄金时期 ——“无报...
評分作者写的是美国报业的历史,但阅读时,我更感兴趣的是不时闪现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报业的模样。对比当初黑白印刷、只有4个版的《工人日报》和今天花花绿绿,有汽车、房产等特刊、软广告的都市报,才明白中国报业30年来的变化,感受到这本书打开中国报人眼界的重要意义。就报业来...
評分这本《访美记》是著名媒体人胡舒立女士20多年前的一本旧作,是她作为《工人日报》的记者于1987年6月到美国明尼苏达州参加世界新闻研究所组织的为期5个月的青年国际记者旅行采访活动的副产品——一系列的随笔文章。在1991年曾以《美国报海见闻录》为书名出版过,这次是“老作新...
書寫得並不難懂,字裏行間都是鬍舒立對美國報紙的溢美之詞。字裏行間都是當年鬍舒立的理想和夢想,看得齣來她的能力和抱負,不然怎麼會有現在的財新,但要說客觀和科學,還是差瞭點。
评分新聞係啓濛課外書。
评分買到瞭初版,一定會升值的! 可以讀齣80年代,敬業記者的狀態。
评分買到瞭初版,一定會升值的! 可以讀齣80年代,敬業記者的狀態。
评分那個年代的敏銳觀察,很難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