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樂與社會中探尋

在音樂與社會中探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三聯書店
作者:阿拉·古茲利米安
出品人:
頁數:115
译者:楊冀
出版時間:2005-11
價格:16.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23278
叢書系列:音樂生活
圖書標籤:
  • 音樂
  • 薩義德
  • 巴倫博依姆
  • 藝術
  • 談話錄
  • 古典音樂
  • 文化
  • 社會
  • 音樂
  • 社會
  • 文化
  • 藝術
  • 人文
  • 教育
  • 曆史
  • 審美
  • 傳播
  • 生活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魏瑪短訓班裏,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傢的音樂傢們幾年來一直攜手演齣,而人們認為兩者之間不可能存在的友好和融洽通過音樂實現瞭。但這並不意味著音樂可以解決中東的所有問題。音樂可以成為你生活中最好的學校,同時也是逃離生活的最有效的手段。 ——巴倫博依姆 貝多芬的音樂與《荷馬史詩》有著類似的探險曆程,然而具有離傢和迴來的勇氣並不是簡單的外齣和返鄉;這裏需要巨大的努力。奧德賽離開瞭傢鄉,離開瞭珀涅羅珀以及伊薩卡的安樂窩。他去瞭戰場,等戰爭結束再次返鄉。但那不是簡單的迴來——這就是《奧德賽》的力量所在——經過一係列一個接一個吸引他的冒險經曆,他纔得以迴來。他本可以很簡單地迴來。但他以一個好奇的人,他離開瞭傢是為瞭發現能夠吸引他的東西,當然也有威脅他的東西…… ——薩義德 隻有在演齣中被注入瞭血與肉,音樂纔是真實的。思想如果平躺在紙麵上,隻能是蒼白的。無論在何處,我們打開這本書,巴倫博依姆和薩義德就仿佛站在我們麵前,他們的思想,他們的激情,使他們的理論宛如音樂,使他們的問題鮮活生動。 ——彼得·布魯剋

著者簡介

阿拉·古茲利米安,1998年9月任卡內基音樂廳高級總監及藝術顧問,並擔任阿斯本國際音樂節以及洛杉磯愛樂的藝術總監。他主持瞭卡內基音樂廳談話以及與一係列偉大音樂傢的談話。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萨义德与巴伦博依姆(一个主要面对文字,一个主要面对声音),在他们的交谈中,常常会传递给我一种感受——当文字与声音相遇时,其表现力总是败下阵来。文字总是有太多的意图,与音乐相比,缺乏最直接的神秘感。这种落差感,甚至在同样地使用语言而以不同方式(文化/文...  

評分

評分

音乐的目标只有一个。这就像人生:起于无,止于无。起于无声,止于无声,而且不到结尾,无法停止。 仿佛在向无声进行反抗。做音乐本身便是一种勇气,因为你在努力反对很多自然界的规律。第一个便是无声。如果你想保持声音,如果你想在持续的声音中制造张力,第一个要处理的就...  

評分

評分

有一回吃素食自助餐,同桌的还有一位汉学研究生,颤栗兄说起钱钟书先生有一句话,叫“东海西海,心理攸同”。(钱钟书:《〈谈艺录〉序》,《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页。)这个心怎么译?颤栗兄试译为temperament。这个“心”到底同不同,我们不断地问自己。 关于...  

用戶評價

评分

還有很多細節 過段時間再看一遍

评分

巴倫簡潔明快,薩義德囉嗦散漫

评分

將音樂的特定元素形式化,並用來隱射反猶、音樂教育、社會心理和民族主義。這個思維有點太跳躍。然而,對話錄是不需要嚴密的邏輯的,需要的是思維的隨機性和寬度。

评分

最近趕腳談話類的東西需要有矛盾衝突纔棱更有力地建立起觀點。這裏邊的兩人太過熟悉,整本書像是一些觀念的share,例如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關係、貫穿音樂與文學中的“迴歸”概念、對“文本”概念的探討、教育尤其是音樂教育的問題、貝多芬瓦格納與當代音樂、音樂的超越性等等。不過我覺得全書的主題還是對“他者”的尋求,談話兩人的背景使得他們足夠對其有深刻的洞見。 人類毀於原教旨。

评分

單就音樂來說 話有點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