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互斯·卡内带(1905-1994),生于保加利亚北部鲁斯丘克(今鲁塞),祖先是居住在西班牙的犹太人。1938年迁居伦敦,并取得英国国籍。使用德语写作。作品多探索群众心理以及与社会格格不人的个人的处境。198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卡内蒂著有长篇小说《迷惘》(1935),剧本《婚礼》(1932)、《虚荣的喜剧》(1950)、《确定死期的人们》(1856),论著《群众与权力》(1960),游记《马拉喀什之声》(1977),人物特写《耳证人》(1974),自传体三部曲《获救之舌》(1997)、《耳中火炬》(1980)和《眼睛游戏》(1985)等。
1981年因“他的作品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幻想和艺术力量”获诺贝尔学奖。
1981年因“他的作品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幻想和艺术力量”获诺贝尔学奖。
“卡内蒂,这位萍踪不定的世界作家有自已的故乡,这就是德语。”
“人们应该把卡内蒂的自传体作品看成他创作的一个高峰。……二十世纪的中欧——特别是维也纳——许多政治和文化生活在他的自传体作品中得到了反映。使卡内蒂成长起来的独特的环境,他所经历的许多引人注目而动人心孩的遭遇以及他为求广博知识而独一无二的受教育的过程,都在他的自传体作品中别具一格、非常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这个世纪德语自传体文学中像这样的作品为数甚少。”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蒂凭借代表作《迷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纵观卡内蒂卷帙浩繁的自传三部曲,很难想象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对生命的流逝与枯竭,仍费尽心力地试图握住时间的轨迹,从幼年所住的鲁斯丘克开...
评分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蒂凭借代表作《迷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纵观卡内蒂卷帙浩繁的自传三部曲,很难想象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对生命的流逝与枯竭,仍费尽心力地试图握住时间的轨迹,从幼年所住的鲁斯丘克开...
评分 评分在卡内蒂身上可真是完美地诠释了犹太人的身份特征,即四海为家没有祖国。其出身于保加利亚,但当时属土耳其,其母还拥有土耳其护照。然后又与双亲去了英国,父亲去世后又回到奥地利,然后在瑞士读书。加上其父母在德国生活,以及祖上是西班牙流亡者。而此书的“获救之舌”除了...
评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常言用在卡内蒂身上好像很合适。他靠68岁之后出版的三部曲回忆录奠定一世名声,应该算是很耐得住寂寞的作家了。过去读《获救之舌》没大感觉,等了四年等来了《耳中火炬》和《眼睛游戏》的中译本,终于瞧出了一点名堂:此人的本事在于识人,不声不响...
我不想死不想死不想死
评分从前的惊喜
评分郑州。语言隽永。
评分作者对自己儿童和少年时期坦率自然的回忆,完美地结合了感性和智识,清晰地展现出他的性格形成脉络。多种语言环境下对德语的执着也和家庭影响有关。人物刻画颇狄更斯。最出彩的是他和妈妈的关系,妈妈在书中是个极有魅力有时又过于严酷的女人,如果不是因为爱,不会写得这么丰满。
评分如果不是顶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名头,可能一半都我坚持不了。为什么大家会喜欢读这种磨磨唧唧的自传回忆录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