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素来有天下主义的抱负,他并不孜孜于追求中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也不反对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但是,当今这个世界上还是现实主义者多过理想主义者。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们有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在这种情况下,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就要准备好有朝一日担当“最后的大国”的历史责任。
如果中国有机会在21世纪成为最后的大国,那就不仅仅是一种“崛起”,而且是一种“复兴”。中国与英国和美国不同,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有过多次的沉沦与复兴。中国最近的一次沉沦不过是19世纪的事。中国最近一轮的复兴,也不是21世纪才提上议事日程,而是过去一个世纪艰苦卓绝努力的延续。
保罗·肯尼迪(1945-),英格兰人,曾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皇家历史学会会长。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重点研究和讲授当代战略和国际关系,是多所大学的客座研究员和客座教授。曾撰写和编辑过10本有关海军史、帝国主义、英德关系、战略和外交等方面的著作。
1、欧洲地理的多样性造就了其多元化的政治主体。竞争性的政治体和市民社会结构长期来说优于中央集权停滞的东亚和伊斯兰模式。 2、领导地位的大国必须拥有以下几个优势: 1)具备良好的地理优势,没有多面交战的风险(美国、英国、俄国) 2)自身具备核心的战略资源,无...
评分 评分作者保罗•肯尼迪综合经济的、军事的、国际关系史的等多重视角,对1500年-2000年五个世纪中国际舞台上的主角进行了广泛的剖析。在这个宏大的舞台上,大国之间或明争或暗夺,一个个都试图在整个世界,至少是某一个地区操控局势、充当霸主。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还未曾有一...
评分很长时间,浅尝辄止地翻了好几个朋友的书本,好像也应该在学校的图书馆中因为主观的和客观的原因没有看完,这两天终于在冰哥“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催促下算是草草读完了一次。 或许只有很小的概率我会去看第二次。 大容量的统计学信息即使看一摩尔遍或许也还是一些云里雾里的...
评分波兰的土豆,泛指中欧、东欧的农业投资。 众所公知,一战后的欧洲,涂炭满地,战争债务的清偿,更是一锅乱粥。 欧洲协约国都欠英国的债,也欠法国的,但数额相对少些;而英法又都欠着美国的沉重债务;另一面,当时的苏大国,对于36亿美元巨额借款拒不承认。 美国,不断加紧要...
前面那段中国赞歌,太恶心啦。。不止是被阉割哦。。还添了个人造弟弟咧。。
评分读的是89年那个版本。这书近700页,断断续续也读了快一个月了。最近睡眠实在一般,这周一一大清早6点睁开眼睛,一口气读完了最后的200页。以比较研究模式分析国际政治,这本书也算鼻祖之一了。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地缘优势,国家力量和市场力量之间的均衡以保证集中力量vs灵活经济机制,良好的货币、信贷和贸易体系来保证战争或是庞大帝国的运转等等,都必不可少。
评分自称不是经济决定论的经济决定论
评分保罗肯尼迪在八十年代中期,撰写了这样一部国际关系的著作,内容是以大国兴衰为线索。第一次读是在十五年前了,印象中提到大国为了维持自身的霸权,会在经济衰落的时候,会强化自身的军事霸权,这反而会加速大国的衰败。今天再次读这部书,我想这部书应该与甲骨文丛书对读,也许历史细节反而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启迪。应该说,本书中提到的所有大国崛起,甲骨文丛书都已经出版了,从西班牙帝国的崛起,到大英帝国的崛起、哈布斯堡帝国、以及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二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本书最后一部分,是保罗肯尼迪对二十一世纪的展望,对于中国、日本、欧洲、苏联和美国的展望。在展望之中,对于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大体还是正确的。对于英国和美国的预测,也大体准确。对于苏联可能还是没有预测到帝国很快的垮台。值得一读。
评分大国的崛起是制度以及价值观的崛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