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形式的邏輯概念

建築形式的邏輯概念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
作者:[德] 托馬斯·史密特
出品人:
頁數:86
译者:肖毅強
出版時間:2003-1
價格:18.00元
裝幀:簡裝本
isbn號碼:978711205646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建築
  • 建築理論
  • 建築形式的邏輯概念
  • 建築設計
  • 形式邏輯
  • 設計
  • 入門
  • Architecture
  • 建築
  • 形式
  • 邏輯
  • 概念
  • 設計
  • 空間
  • 結構
  • 美學
  • 理論
  • 思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文版譯者序

托馬斯教授是在現代主義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建築師,早年有自己的事務所,1969年著有《係統建造》(Bauenmit Systemen)一書。他在慕尼黑工業技術大學曾主持的建築建構與設計教研組(Lehrstuhl Fuer Entwerfen und Baukonstruktion)一直是係裏高年紀的核心教學單位(托馬斯教授的後任.便是現在國內讀者較熟悉的赫爾佐格教授Thomas Herzog)。作為慕尼黑工大最受學生歡迎的建築設計教授之一,他在建築設計教學中不僅指齣學生的問題,還告訴他們問題的原因。在他看來,設計工作的基點往往來源於樸實的動機和簡單的原則. 對於基本問題的全麵認識纔是構成我們正確設計觀念和設計方法的前提。而作為教學工作則更是如此。他強調在設計教育中,不是依靠學生的"天纔靈感"或者為師者的"老經驗".而是應當總結設計規律轉化成為相應的設計觀念和方法。

對教授來說.在中國的工作經曆轉化成瞭對中國的熱愛。後來在德國見麵時,他對中國的關切之情常常溢於言錶。在一個西方建築專業教育工作者眼中, 中國見到的更多是問題和遺憾。正因為這種對中國文化的熱愛轉化而鹹的關切和憂慮, 以及對自己幾十年教學經驗的總結,促成瞭這一本書的寫作。在華南理工大學任教時寫下的初稿,可以說是他的教學經驗在中國現狀觸動下的結果。1998年重新整理齣德文版,現在齣中文版,應算是"迴歸"吧。

認識托馬斯教授是在1994年,教授退休後到我們係當客座教授。1996年教授專程帶著我們幾個教師在德國瑞士進行瞭為期一個月的建築考察,參觀瞭不少在這本書中提到的例子。後來由國傢公派留德,經教授介紹到瞭慕尼黑工業大學建築學係進修。期間對現代建築思想進行瞭重新的"補習",使我對設計的基本概念有瞭重新的理解。而當我讀到教授的書.結閤起自己的體驗,這本"簡單"的冊子很讓人觸動。譯這本書初稿時我還在慕尼黑.可以常常與教授對一些問題的理解進行討論,也更加深瞭對書的認識。我相信書中內容.也是讀者們樂意去重新熟悉和思考的。

建築設計的思想在書中用簡明的方式被錶達,而簡單的道理又包含瞭豐富的內涵。如果我們帶著問題.這會是一本充滿應對思維的小冊子,每一個章節都可以引伸齣豐富的專業內容。因為翻譯的緣故我不知來迴讀瞭多少遍,但每次仍有新的感慨和認識。這本書雖然是針對建築學專業年輕學子和年輕建築師的.但對於資深建築師來說,也何嘗不是一服"解毒劑"。

最後.要衷心感謝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的支持及徐紡編輯的全力協助,還有德國卡爾卡馬齣版社的慷慨授權。

2002年12月於廣州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引言 9
建築師是天生的嗎? 10
這本書的由來 12
內和外--直接的轉換 13
切割彎麯練習 14
從思考到錶達
建立宏觀的思維概念 15
認識曆史 16
形式的邏輯
從立體派開始 19
通透性 20
關於通透性的一些原理 24
空缺和完整 25
角色的變換 29
直和麯--麯綫和圓的環繞 32
割減和加插 34
對話 36
語匯 38
建築用地的邏輯
風景的讀本 40
在舊環境中的新建築 46
牆,步級,斜坡和平颱 49
結構的邏輯
建造方式和建築結構 50
切割彎麯練習 53
三種基本結構方式 54
定嚮,非定嚮,集中 57
支承和被支承--支承結構的曆史 6l
鉸接節點或剛性節點 64
梁和承重 67
建築材料,型材,技術 70
固定,密封和連接 76
預製建造係統 80
為什麼一些概念沒齣現? 83
究竟應怎麼做? 84
結語 85
照片來源 8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Original: 看不清好和坏,所以它就只是“这个样子”——写给初学的自己 一、现代建筑的普遍意识 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是否已证真地称为大众的普遍意识? 现代主义的歧见会导致一些误解:法兰克福博物馆里,一个一无所知的清洁女工,把约瑟夫比斯(Joseph Beuys)世界闻名的作为...

評分

这本书没有讲太多细节,而是一开始就从初学者的角度提出了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思维方式和概念。      “观看美的房子会令人自发地产生一种好感,却又会在人们能把握之前消失。这些过程首先在潜意识里进行,因而也久如此迅速地消失。”      “人们应如何...  

評分

一看书名我以为是讲形式的自主性,以为会很深入仔细的阐述建筑形式是如何生成,以及这个生成过程是怎样符合逻辑的。 但是这本书,不,应该说是个小册子,并没有触及到形式的逻辑,仅仅是非常浅显的谈论了柱子立在基础之上,梁要搭在柱子上这样简单的建造逻辑,这是...  

評分

这本书可以作为整个建筑学生涯的学习地图,书虽薄,但分量很重,字字珠玑,强烈推荐!这本书今年再版了,我们再不用看模糊的影印本了,皆大欢喜呀!托马斯教授之前来过中国,当初来中国做访问学者,作者有感于中国建筑理论和建筑现状,特意回德国后写了这么一本针对中国建筑初...  

評分

从认识思维到表达思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们开始只是观察并描述环境,而这样的一个过程并不足以满足人们追求重要和过滤不重要东西的愿望。恰恰就是这种不断探索的自觉意识才真正的揭开了表达思维的序幕,像极了我们通常所经历的过程。 在漫漫长夜中折腾,大部分时间...  

用戶評價

评分

我覺得這本書,可以當做一個比較長的目錄來讀。。。

评分

清晰明瞭的入門教材。如果能夠深入瞭解其背後的現代主義邏輯,你就能夠明白,它跟中國今天的專業入門教材,在本質上,是多麼地不同,雖然,大傢舉的例子,往往是同一批建築。

评分

雖然關於結構和構造部分的形式邏輯展開的不夠,但依舊是可以翻多遍的好書,大三翻一遍,現在拿起來發現又有一些新注解以及新視野。

评分

雖然關於結構和構造部分的形式邏輯展開的不夠,但依舊是可以翻多遍的好書,大三翻一遍,現在拿起來發現又有一些新注解以及新視野。

评分

初學者入門的好指引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