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一个观察者去研究和看待美国社会,主要探讨美国社会的政治和社会管理过程,书中具体描绘和事实纪录多于抽象推理,主要是用事实的美国对想象中的美国。
王沪宁这本三十年前的书,现在读起来尽管无力判断是非,但仍然感慨千万。就像他当年自己说的,自己的个人追求是,教育几个好学生,写几本好书。如今登庙堂之高,应该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吧。泱泱大国,代有人才出。 字数不足字数不足字数不足字数不足字数不足字数不足字数不足字...
评分里面有句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也许民主并不是人类的内在需求,政治这种东西 张三 李四都来插一竿子并不好” 。还有很多美国小地方的故事感觉很有趣,比如亚美尼亚人,阿玛拿移民区. ,,,,,,,总之感觉王对美国的评价蛮真实的。
评分一、引言 这本书主要讲了1988年末到1989年初学者王沪宁在美国的见闻和思考,涉及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针对美国政治现状及其成因和影响作了深刻考察。本书通过探讨美国政治和社会管理现象来回答“为什么有现在的美国”。 王沪宁是我国新一代政治学者的典范,他曾任复旦大学...
评分 评分一、引言 这本书主要讲了1988年末到1989年初学者王沪宁在美国的见闻和思考,涉及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针对美国政治现状及其成因和影响作了深刻考察。本书通过探讨美国政治和社会管理现象来回答“为什么有现在的美国”。 王沪宁是我国新一代政治学者的典范,他曾任复旦大学...
1988年的小册子,分析客观,可读性强,批判性为辅,介绍性为主。观察细致,有一定启发。
评分去年读的竟然一直没有标注!印象里这本书从现在的眼光看有些“过时”,对于美国政府管理模式和社会现象的描述对于90年代初的中国是一种新的体验,这些普遍性的思考体验对于现在开放社会和互联网时代来说,已经变成了纯文字性批判。
评分有点像中国版的《论美国的民主》 虽然三十年过去,中国变了,美国也变了,书中呈现的社会事实已经不再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是对美国社会的基本点还是抓得很准,而且当年很敢说。。。
评分今天来看这本书决不是美国研究的问鼎之作,但同样是八零年代去美国,有的人流落一生,有的人只能拍出河殇,王却能在动荡之际冷静观察写就此书不愧国师。
评分80年代末这样看美国,实属不易。。。【转】作者以一种中立且怀着对中国自身政治制度的自信来观察美国,比那些一味吹捧美国民主的好5倍。。。同是80年代去美,有人流落一生,有人拍出河殇,王却能在动荡之际冷静观察写就此书不愧入常国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