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一个观察者去研究和看待美国社会,主要探讨美国社会的政治和社会管理过程,书中具体描绘和事实纪录多于抽象推理,主要是用事实的美国对想象中的美国。
这本书写于1989年4月,距今已有快三十年,那时苏联还没有解体,中国还很穷,远远没有今天这么强大,日本经济正快速发展,挑战美国的地位,就像今日之中国,王沪宁在当时还只是复旦大学的学者,远没有现在居庙堂之高,但从他的书中可以看到,他的确是一位忧国忧民、客观、理性、...
评分 评分这本书源于王老师一次托克维尔式的游历。托克维尔在游历美国,观察和思考后写了著名的《论美国的民主》,王老师应该也是一样的心绪。 王老师1988.8-1989.2美国学术访问,大大小小三十几座城市,近20所大学,数十个政府和私人部门调查。美国政治学会(APSA)邀请中国政治学会代...
评分 评分先说一句,诸位如果是冲着作者来的,那大可放心了。我们的这位CW在30年前就写下了如此冷静而全面的著作,覆盖了美国社会生活的大部分方面,行文如论文般严谨。我认为其功底和水平完全能把握住这个国家的方向。 但是,从著作本身来讲,不得不说有些地方不太对我胃口。比如有几处...
九分。不难想象王的美国之行在开始之前就是计划得十分周全的,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几乎全方位的深入考察;王在书中所显示的缜密思维和强大的思考能力,令人叹服和钦佩。不过有一部分主观论断是不足之处:他说美国的学者为了利益而工作。现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学者也未尝不是。
评分三十年前的国师要在今天也是豆瓣红人了。《政治的人生》是小说电影随笔,这本是良心的旅行日记
评分写得很好的游记,王兄看到啥都想到社会国家治理,感佩!中国版轮美国的民主的尝试。
评分今天来看这本书决不是美国研究的问鼎之作,但同样是八零年代去美国,有的人流落一生,有的人只能拍出河殇,王却能在动荡之际冷静观察写就此书不愧国师。
评分当年访美时,国师恐尚无治国之念,所以书中实话说的太多,难掩其钦佩之意。题目虽然如此,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必定要经历同样的社会阶段和发展方式。待如今身居高位,名列庙堂,当年的所感所悟岂能没有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