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作家。1980年代与余华、格非等一起被定义为“先锋派作家”享誉文坛。1990年代末先后出版长篇小说《渴望激情》、《比如女人》、《所谓先生》,中短篇小说集《全世界都8岁》、《危险的日常生活》,散文集《出卖阳光》、《不想长大》、等。其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
小说展示了一群夹在青春期和更年期之间的中年男女的情感状态:人到中年、内心孤独的女主人公丁欣羊在经历了离异、辞职、姐姐自杀等诸多不幸后,遇到了颇具魅力的画家朱大者,以及有责任感的追求者车展。朱大者的若即若离和车展的热烈追求,让丁欣羊犹疑、痛苦。好友大丫与她的小男友大牛的爱情故事催人泪下,他们对情感的执著、痴迷、忘我与丁欣羊与朱大者之间爱的矜持、含蓄、内敛形成了鲜明的呼应和对比。
此外,前夫刘岸与现任妻子田如从冷战到和好;姐姐丁冰的多次自杀与姐夫白中的忍辱负重;上司谭定鱼与女秘书于水波的婚外恋情―――几对恋人之间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命运、不同的情感经历,他们因情而惑、被爱折磨,最终或顿悟、或超脱、或痴迷……
感觉是硬把几个故事凑到一块,分成几个中篇不更好吗?讨厌这种多线索平行交叉的写法,没技术含量。还有,人物的名字还能取得再难听点吗? ——中国的小说市场长期被这样的书占领着,需要一次文艺复兴了。 ~~~~~~~~~~~~~~~~~~~~~~~~~~~~~~~~~~~~~~~~~~~~~~~~~~~~~~~
评分如今26岁的我非常怀疑自己在22岁就拜读了她的所有作品是不是有些太早了,22岁的我似乎并不丰富的足以理解她吧! 而这本书中真正的乐趣并不在“爱情”上,而是在一些小细节,一些看似没有关联的话上。作为小说值得一看。
评分皮皮写的书几乎都看过。 这本书跟之前的几本相比,更有诗歌的节奏,但里面人物的性格很令人讨厌。 只记住了其中的一句话:爱是活在对方的心里,感受到对方的感受;而喜欢是活在对方的旁边,感受到自己的感受。 大意如此,似乎也确实是那么回事。以后可用这个标准来分辨到底是爱...
评分终于看完这皮皮的长篇小说我都捧场,无论故事流露出悲哀,还是绝望,我都是蛮喜欢的,也许是喜欢那里面的各种人的真性情,就象很多人喜欢剧集《绝望主妇》一样吧?
看得心情挺沉的
评分国庆长假开始读的,偏偏又和亲爱的拧巴上了,偏偏看到了这么绝望的爱情小说,读书、读人都不是一段愉悦的过程。“ 在爱情里,我们何时放下屠刀?爱如果能够简单坚持,彼岸就不再是诱惑。”难道皮皮是对的,爱情是无法进行到底的?我们也会画上句号吗?这次我保留意见。
评分某个失眠的晚上看完了
评分他们是你,他们是我
评分“人们永远不会将爱情进行到底”,中年人对爱情的悲观与失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