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父亲》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愤怒的青年”代表作家约翰·韦恩的一部力作。这一触目惊心、骇人听闻的书名不仅揭示了父与子之间的冲突,而且表现了青年一代与传统、权威、规范等价值标准进行决裂的态度。
约翰•韦恩(John Wain,1925—1994),英国小说家、评论家、诗人。1946年毕业于牛津约翰学院,1947—1955年在里丁大学任英国文学讲师,后成为专业作家,从事文学创作。1953年其成名作《每况愈下》成功塑造了一个愤怒青年的人物形象。此后陆续发表了《竞争者》、《年轻的来访者》、《小小的天地》、《山里的冬天》等作品。《打死父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品通过父与子的冲突,表现了青年一代与传统、权威、规范等价值标准进行决裂的态度。
我有这本书,名字很劲爆,实际内容还好,不错看,比那些什么大师要通俗好看的多了,叙述的角度很有意思,在几个人之间轮流叙述,
评分书名真狠! 已为人子三十余年,且升级为人父两年多的我被这个“大逆不道”的书名抢了眼球,于是对这本书好奇起来。 这是一个讲述具有理想、有勇气的年轻人的故事,也是一个叛逆儿子和古板老爸的故事。 从中可以看到十几年前作为儿子的我的影子,也可以看到十几年后作为父亲...
评分我刚好是杰里米离家的年龄,也会想为什么我要听从父母的要求拿好成绩呢,去他的优等生,也想着什么时候能逃离母亲想好的道路考个外地的大学走上穷游之路。我承认我想的都太简单了,但是却不由自主的那么想。 作者不断在后面提到杰里米只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重走了父亲的道路,只...
评分我刚好是杰里米离家的年龄,也会想为什么我要听从父母的要求拿好成绩呢,去他的优等生,也想着什么时候能逃离母亲想好的道路考个外地的大学走上穷游之路。我承认我想的都太简单了,但是却不由自主的那么想。 作者不断在后面提到杰里米只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重走了父亲的道路,只...
评分口号的意义大过内容
评分很多人要“造反”,都不过为“造反”而造反。有些人事,是每个人每分每秒都逃不出去的圈套。当还年轻时,以为挥起拳头就可以innovation,但是其实有时只需要一笑置之便可。
评分1987,海峡文艺出版社
评分叛逆期的时候读的
评分一部青春叛逆小说,叛逆最终以妥协告终。小说尽管算不上杰作,但美在那一脸的青春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