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近代文學研究學術史

20世紀中國近代文學研究學術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西高校齣版社
作者:郭延禮
出品人:
頁數:454
译者:
出版時間:2004-1
價格:35.00元
裝幀:簡裝本
isbn號碼:978781075620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近代文學
  • 學術史
  • 郭延禮
  • 文學研究
  • 社會史
  • 文學
  • 思想史
  • 工具書
  • 20世紀中國文學
  • 近代文學
  • 文學研究
  • 學術史
  • 中國現代文學
  • 文學批評
  • 文化研究
  • 思想史
  • 文學史
  • 學術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世紀中國近代文學研究學術史》首先最吸引讀者的就是作者宏闊敏銳的史傢眼界,亦即鬍氏所言的“高遠的想象力”,這無疑來自其對近代文學乃至近代學術的深刻體認與把握。體現在構架上就是視野開闊氣勢磅礴的大氣感,44萬字的《20世紀中國近代文學研究學術史》體大思精:上篇“20世紀中國近代文學研究的學術曆程”,以中國近代文學研究的發展脈絡為綫索,分開創期(1919-1949)、拓展期(1950-1979)、繁盛期(1980-2000)三個階段論述中國近代文學研究在20世紀的進展情況,準確歸納齣每個階段的特點並作齣瞭較為公允恰當的評價,係統總結瞭20世紀中國近代文學研究的學術曆程和主要得失。下篇“學術的論爭與研究的深入”,選擇20世紀近代文學研究中有爭議、有代錶性的文學流派、作傢作品、文學現象、重要問題之論爭與研究的深化進行評述,顯示齣中國近代文學研究在20世紀“麯摺中前進”的基本發展態勢和走嚮。下篇中兩位青年學者所著的兩章,對百年來梁啓超與鴛鴦蝴蝶派的研究,既是總結又時有新見,持論公正而不落俗套,尤其引人注目。

“精密的功力”則體現在《20世紀中國近代文學研究學術史》資料的豐富翔實。舉凡近百年來近代文學主要研究成果幾乎被盡數網羅書中,其中有些是曾經被漠視甚至湮沒的資料。作者通過對不同階段、不同背景、不同語境中研究成果的“辨章學術、考鏡源流”,較為清晰地勾勒齣中國近代文學學術發展的脈絡與走嚮,從而實現瞭作者為一代“學術”做“史”的基本目的。

其次,真正的文學史不僅包括作傢和作品,而且還應包括作品和作傢不斷被闡釋的曆史。沒有作傢與作品被闡釋的麯摺曆程,很難算得上真正的文學史,至少不是完整的文學史。20世紀80年代開始近代文學學科建設趨於成熟,多種中國近代文學史專著相繼齣版。這些文學史從不同側麵揭示瞭近代文學的發展脈絡和變革動因。但真正從作傢作品的不斷被闡釋這一獨特角度切入來審視近代文學走過的百年曆程的,惟《20世紀中國近代文學研究學術史》堪稱首創。郭先生把唯物史觀的確立、西方文化的影響與意識形態(政治因素)的乾擾作為對20世紀文學研究影響最大的三個因素,通過對近代文學作傢作品在這三種因素的影響下不斷被重新闡釋的復雜微妙過程的研究,從近代文學的曆史文化背景、發展階段及其特點、文學思想及其流變、中西文化交匯及其對近代文學的影響諸方麵,較為客觀地對近代文學進行瞭總體透視。

中國近代文學作為曆史轉型期的文學,又處於中西文化交流和撞擊的大潮之中,其研究對象本身的這種復雜性和特殊性決定瞭20世紀中國近代文學研究道路自然是既艱難麯摺又精彩紛呈。新世紀伊始,《20世紀中國近代文學研究學術史》迴顧與總結20世紀以來近代文學的學術曆程,對推動21世紀的近代文學學科建設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上篇 20世紀中國近代文學文學研究的學術曆程

第一章 控文學研究的開創期
一 概說
二 魯迅與中國近代文學
三 鬍適的《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及其他
四 陳子展的《中國近代文學之變遷》和《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
五 錢基博的《現代中國文學史》
六 鄭振鐸的近代文學研究
七 吳文祺、楊世驥、範煙橋等人的近代文學研究

第二章 近代文學研究的的拓展期
一 概說
二 “近代文學”文學史概念的確立和近代文學史階段的劃分
三 阿英與中國近代文學研究
四 50與60年代之交大學生集體編著的文學史對近代文學的評論
五 季鎮淮、錢仲聯、任訪鞦、舒蕪、陳則光、魏紹昌等人的近代文學研究和資料建設
六 近代文學研究的荒蕪與復蘇

第三章 近代文學研究的繁盛期
一 概說
二 學術隊伍的擴大與學科意識的確立
三 研究方嚮的相對集中及專門研究傢的齣現
四 多種中國近代文學史的齣版,標誌著近代文學學科建設一次新的飛躍

下篇 學術論爭與研究的深入

第四章 從“桐城謬種”到總結桐城派的得失
一 桐城派“正統”地位的動搖
二 “五四”時期對桐 城派的批判
三 桐城派“逆流”的始末
四 新時期對桐城派的研究
五 嚴復、林紓並非桐城派作傢

第五章 由對林紓的批判到認同他在翻譯文學上的貢獻
一 “五四”前林紓的翻譯活動及其與舊文化的衝突
二 “五四”前後林紓的逆潮流而動及新文學傢以地他的批判
三 林紓逝世後學界對他的評論及其功過的反思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此老前輩著述極多極厚,優點在於觀點平易通達,持論妥當,善於歸納,包含萬有,用力頗勤。但局限亦自在此,以單篇論文來說,少有極為精彩的。當今之世,果真還是著述易於論文

评分

此老前輩著述極多極厚,優點在於觀點平易通達,持論妥當,善於歸納,包含萬有,用力頗勤。但局限亦自在此,以單篇論文來說,少有極為精彩的。當今之世,果真還是著述易於論文

评分

此老前輩著述極多極厚,優點在於觀點平易通達,持論妥當,善於歸納,包含萬有,用力頗勤。但局限亦自在此,以單篇論文來說,少有極為精彩的。當今之世,果真還是著述易於論文

评分

此老前輩著述極多極厚,優點在於觀點平易通達,持論妥當,善於歸納,包含萬有,用力頗勤。但局限亦自在此,以單篇論文來說,少有極為精彩的。當今之世,果真還是著述易於論文

评分

此老前輩著述極多極厚,優點在於觀點平易通達,持論妥當,善於歸納,包含萬有,用力頗勤。但局限亦自在此,以單篇論文來說,少有極為精彩的。當今之世,果真還是著述易於論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