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陈寅恪评传》最先于1976年在香港出版,当时题为《史家陈寅恪传》,仅七万余字。1984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重印,扩为十五万字。百花洲出的这本是第三次扩写。作者的背景,和这本书在大陆出版之前的出版情况,使得这本书显得比较“客观”,比较中性。本书以春秋笔法对近代闻名遐迩的大史学家陈寅恪……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和入情入理的评介
汪荣祖,原籍徽州,1940年生于上海。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这可见他是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迁到台湾去的),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现为美国柏堡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上海复旦大学访问学者
以下自《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一期《汪荣祖教授访谈录》(记录着:林华 晓涛)摘出—— 我那本《史家陈寅恪传》最初是1976年在香港出版,确是最早的一本陈寅恪的传记,这个初版本篇幅比较小,只有7万多字。 1976年的时候,大陆还没有开放,根本不晓得他晚年还有别的什么著作...
评分他的确是一位大师。 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这样的天才,可能会有吧。 这本书写的倒还是挺好——不过仅仅是从我主观的角度。因为我没有详细考证过陈寅恪先生的生平,所以说,书里面写什么我就只好相信什么了。 把这本书读完了,倒是突然想去读读那本《再生缘》。不知道跟前的...
评分早闻其名了。先生名字中“恪”字发音为“que”,是为对其尊称。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特别之处时,就对先生肃然起敬。 史学家,我不懂史学。先生艰辛却坚毅的人生,自由而独立的学术坚持,这是我心目中的学者。学术,可以不去理会政治。先生真是奇人,看书过目不忘,懂...
评分一直心心念念说看完陈寅恪的传记就去中大看看陈寅恪的故居,终于看完《史家陈寅恪》。想象陈先生在中大校园内散步,去中山二院就医,去从化泡温泉,觉得很是亲切,一个人的历史与印迹会沉淀为一座城市的文化与记忆,我眼中陈先生至于广州,大概就是如此吧。 除了对陈先生的生平...
评分“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陈寅恪的一生,恰做了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汪先生的这部书,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就是陈寅恪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纵观寅恪先生的一生,大抵是不自由时多、顺遂时少。在大时代的阴影下,往往为历史的波浪所裹挟,不能...
最敬佩的国学大师没有之一。
评分最敬佩的国学大师没有之一。
评分2011
评分老版了
评分着重学术成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