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英文 裏爾剋 書信 外國文學 must_read Rilke 非小說-其他 隨筆
发表于2025-02-23
Letters to a Young Poet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Letters written over a period of several years on the vocation of writing by a poet whose greatest work was still to come.
作者:
.
萊內•馬利亞·裏爾剋(1875-1926)
德語詩人,也用法語寫作
齣生於布拉格,生活在慕尼黑和柏林,並曾旅居意大利、斯堪的納維亞及法國
著作豐富,包括詩歌、小說、書簡
代錶作《杜伊諾哀歌》《緻奧爾弗斯的十四行詩》《給青年詩人的信》等
因白血病逝世,葬於瑞士
.
.
譯者:
.
馮至(1905-1993)
原名馮承植,字君培,河北涿縣人
畢業於北京大學,在德國海德堡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
曾任同濟大學、西南聯閤大學及北京大學教授,講授德語
著有詩集《昨日之歌》《十四行詩》等
曾當選瑞典皇傢文學曆史人物研究院外籍院士,並獲歌德奬章
被魯迅譽為“中國最為傑齣的抒情詩人”
這是一本讓人沒辦法做摘抄的書,因為你會恨不得把整本書都抄下來,不過讀過《哀歌》之後,迴頭看這本小書,就會覺得很多內容已經知道瞭,反過來,會很驚訝原來《哀歌》裏的主題,思想和內容已經早早就在詩人那裏紮根瞭。《哀歌》第七首裏頭有個句子我特彆喜歡,拿來詮釋這些信裏很多次齣現的Things非常應景: Children, one earthly Thing truly experienced, even once, is enough for a lifetime.
評分第二遍啦 裏爾剋真是溫柔
評分這是一本讓人沒辦法做摘抄的書,因為你會恨不得把整本書都抄下來,不過讀過《哀歌》之後,迴頭看這本小書,就會覺得很多內容已經知道瞭,反過來,會很驚訝原來《哀歌》裏的主題,思想和內容已經早早就在詩人那裏紮根瞭。《哀歌》第七首裏頭有個句子我特彆喜歡,拿來詮釋這些信裏很多次齣現的Things非常應景: Children, one earthly Thing truly experienced, even once, is enough for a lifetime.
評分吃舊糖看到加菲在訪談裏說裏爾剋這本書對他的影響很大,隨手一搜圖書館竟然有於是迅速啃瞭。很薄一本,文字簡單但真的好看,特彆是談solitary的部分頗有點人人都是孤島的感覺,我們的space越vast就越孤獨。loving需要漫長孤獨的學習過程,好的愛不是兩個殘缺的人心急的融閤,而是two solitudes protect and border and greet each other天呐我被狠狠擊中瞭。
評分感覺翻譯比中文譯本好
“在你心灵深处挖掘一个答复,我要写吗?我一定要写吗?” 一个诗人,本质上是一个艺术家,在这本书中,我找到的是伟大而孤独的人格和敏感和沉思的巨大张力。 冯至先生的翻译也相当见功力。
評分1902年的深秋,青年学生弗兰斯·克萨危尔·卡卜斯(Franz Xaver Kappus, 1883 – 1966)坐在特雷西亚军事学院古老的栗树下阅读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奥地利诗人莱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 – 1926),曾经的军校学生。 时年十九岁的卡卜斯开始走进那位青...
評分I.No bravery in your eyes anymore, only sadness 听说《No Bravery》是布朗特服兵役时拿着吉他坐在坦克上写出来的。这使我想起在某个人遥远的梦境里,在一望无垠的原野上,维特根斯坦骑在炮管上,嘴里哼着不知名的曲调,不知那时他心里是否满满都是绝望。里尔...
評分每当我茫然的时候,就会读这本书。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指路的明灯。 比如如何对待自己的创作和与他人比较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写好诗,可是里尔克说,如果诗真是从自己的内心,从必要里面出发而写出来的,你还会在乎好还是不好吗? 每当我浮躁的时候,就想到里尔克的这...
評分奧地利詩人里爾克在三十歲左右的時候,跟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詩人卡卜斯通信,這些一百年前的書信,談及有志成為作家的年輕人,如何透過深沉的自省,以及思考自身與世界的關係,堅立在作家孤獨的路途上。我多麼折服於里爾克的深沉和善意,對一個素未謀面的人,發出這些源自內心...
Letters to a Young Poet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