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林達 遊記 法國 旅行 遊記 帶一本書去巴黎 歷史 散文
发表于2025-05-20
帶一本書去巴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帶一本書去巴黎》可以說是一本主角由中國改成巴黎的《文化苦旅》,是一部少有的城市歷史寫作,作者林達以其對建築美學的深厚學養,加上居住巴黎的冷眼觀察,寫齣讓中文世界驚訝的行旅見聞,書內附有大量巴黎照片、繪畫以及歷史圖片,十分精美。
巴黎是一座城市,也是一段精采的歷史縮影。作者從自己帶著雨果描寫「革命」的文學名著《九三年》奔赴巴黎寫起,延伸齣對法蘭西的城堡、廣場、宮殿、教堂、博物館種種變遷與文化觀察。作者擅長用精準的文學典故、歷史細節豐富對藝術、文化,對歷史、社會,以及對「革命」的理解。
林達是兩名作者閤用筆名。他們都於1952年齣生在上海,1966年中國「文革」開始時中斷學業,1969年初到黑龍江務農,「文革」結束後在1978年進入大學。現居美國。作品有《近距離看美國》係列:《歷史深處的憂慮》、《總統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個夢想》。
以前一直以爲自己看書就會打瞌睡,可是看這本書,真的很想很想一口氣看完,現在還想再看看。再仔細讀讀裏麵的字句。
評分藉瞭,沒讀幾頁就到期瞭。哎哎。大概讀到三四十頁。2012六月底七月初,迴傢的各種飛機上,讀完,旅行中的旅行。
評分已生活在一個夢想之地。巴黎就像一位戀人,與其朝夕相處,近瞭看得深瞭也能看到他更為豐富的層次,以及他的復雜性和不完美。當然很多時候也會忽略瞭他的厚重,他的曆史,他的獨特。
評分首先明確兩點這本書會讀起來更有意思,也會讓那些量不太大不太惹人煩的心得感悟升華以及炫耀和明顯是在途徑各地時從英文版的古堡(咖啡館/名人故居/曆史遺跡)旅遊介紹中摘抄翻譯轉化而來的介紹變得更加有趣:A.林達是兩個人 B.帶一本去巴黎的"書"本是指<九三年>
評分一本書帶我去巴黎
闲来无事点开豆瓣读书,看到新上架的书有很多什么《我睡了81个人的沙发》《打车去柏林》《迟到的gap year》《打工旅行》这些简介多好多好,评分多高多高的书,一口气从头到尾读完两本,两外基本浏览而过,之后的感觉就是,如果这也叫书的话,出版商你他妈是不是都是文盲瞎子啊...
評分这是我读过的林达的第一本书。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图书馆里,怀旧的封面让他藏身与众多书中,费了很大劲儿才找到。可是有些东西,喜欢就是莫名的,不自然的,第一次读它的时候我就在想,以后一定要买两本,一本自己收藏,一本送给一位朋友,后来也是跑了很多书店才如愿以偿...
評分林达是一对夫妇作家的共用笔名。他们是我爸妈年纪的人,过着大部分外少数人的生活,早年从上海移居美国,隐居北美的乡郊木屋,砍柴种地,做着异国的真正农民。没有艳羡的物质追求,他们由底而上接触着美国社会的各个处落,写出了令人艳羡的作品,“近距离看美国”丛书,被认为...
評分昨天凌晨三点,终于看完了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相对于当年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力已经少了很多,但林达越来越成熟的讲故事的技巧,经历过美国民主磨炼的独特眼光和由此产生的有意无意中对中国历史的迂回影射,却让人在别人的厚重历史中产生对自身...
評分“我自信,我在美国看到的超过美国自身持有的。”——托克维尔 一 林达作品存在一种奇异的分裂特质。然而,这种分裂又并非源自那种我们在诸多大作家身上都能体察到的、人本身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将不断地在另一个执着思索的心灵中得到响应),相反,当考虑到林达原本就是一对...
帶一本書去巴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