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子》是继《未央歌》之后的作品,中间隔了三十年。三十年来,世事沧桑,读《未央歌》再读《人子》,可以了解作者心境的改变和思想的成熟。三十年,对生长在台湾的这一代而言,是一个遥远、陌生而又充满神秘与向往的年代。读《人子》不止是旧梦重温,同时也是人生体会。
驰誉文坛的作家鹿桥,本名吴讷孙,是一位世界知名的东方艺术史教授,现为圣路易华盛顿大学麻林可德优异校座教授。
1926年2月,24岁的沈从文在北京写下一首小诗《我喜欢你》,里面有这么几句: 并不当到别人, 只在那有星子的夜里, 我才敢低低的喊叫你底名字。 此时的沈从文,在这样一个陌生的世界,已满满打发了四年日子。这天夜里,当着星子,他想起了一个人,——这当然可以是一个具体的...
评分看了电子版的几篇,很美。没想到能遇到如此安静清爽的文字,那个年代的学者真是优雅绮丽。 都说年纪不到不能肆意评论这本书。作为25岁的人,只是觉得字字落在心间,却又不能顿悟,诸多余味留待细想。真真有点绕梁三日不绝的意思。每每想起,只觉得世间尽是道不完的温柔,好似...
评分由于《未央歌》的过于细腻,我一直主观认定作者比琼瑶阿姨还墨迹,以至于《未央歌》看了一小半就彻底放弃。鬼使神差今晚挑拣了本书,一路看下来,耗时大概4个半小时。 13个故事,多是寓言,最后一个取材于吉林省长白山附近的民间传说。第一篇有点说教的味道,其后都很好看。 基...
评分 评分大概是在各种追求情节抓取眼球的小说浸淫多了,我偶尔会发现自己被惯出一种学究派的阅读眼光,譬如看故事从一开始就等待着故事的转折点。不管开头是多么宁静幸福的景象,我的潜意识总会告诉我“会有一个大反派出现的”“一切平静都是暗潮的假象”。这样的定律很少被打破,大抵...
看完了网页版。每一篇都像完美的艺术品,余味悠长,绕梁三日不绝。看后忍不住仔细回味。想要本纸质的放枕边。
评分05’
评分【每周读书:2/8】
评分生而为人终究是极幸运又极悲苦的事情。太初的时候,意象与心智之间没有白翳。心智不用费力,一切就都是清明的。人慢慢有了知识,有了偏见、好恶、恐惧、希求。晴朗的宇宙才变成浑沌。 当有一天窗户打开,吹散混沌的迷雾,在这极顶光明里,上无天空,下无海水,中间也没有了自己。
评分0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