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歷史 蔣夢麟 港臺 回忆录 历史 中國 中国 近代
发表于2025-02-02
西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書記錄了自1842年到1941年在中國發生的重要事件,尤其後半段時期多為作者的親身見證,細讀全書,我們除了在歷史事件的骨架上,發現文化生命消長的脈動之外,更可以領略情意綿綿邈的文思與筆觸,以及冷靜沈注的哲理與智慧。
蒋梦麟(1886—1964),原名梦熊,字兆贤,又号孟邻。浙江余姚人。著名教育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育学博士。归国后,任孙中山先生秘书。1928年,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一任部长,后就职于北京大学,掌校长长达17年。1950年到台湾,后病逝于台湾。
主要著作:《西潮》《新潮》《孟邻文存》等。
蒋梦麟是从中国学究的私塾走进西洋自由学府的人。他从古老的农村社会,走入近代的都市文明;从身经满清专制的皇朝,去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他曾经在广大的外国人群里生活多年,又曾经在广大的中国人群里,尤其是知识青年人群里生活多年。他置身于中西文化思想交流的旋涡,看遍了翻云覆雨、沧海桑田的时局。作者以极平易近人的口吻,写出那个极不平凡的时代的故事,是最难达到的一种境界,没有高度的文化修养,是做不来的。他是以他那个时代之代言人的身份来发言的,但揭示我们当下时代面临着相同的时代主题:在中西文化的冲撞中寻找存身之路。
蔣夢麟筆下的文字溫婉柔和,如同那時的知識分子一樣,面對動盪下的中國盡自己所能保護著學術和文化。他看到西方文明與武器衝擊下苦苦掙扎,不停探索的中國人,並對未來充滿期望。只可惜很多東西事與願違,西南聯大之風早已不復存在。
评分蔣夢麟筆下的文字溫婉柔和,如同那時的知識分子一樣,面對動盪下的中國盡自己所能保護著學術和文化。他看到西方文明與武器衝擊下苦苦掙扎,不停探索的中國人,並對未來充滿期望。只可惜很多東西事與願違,西南聯大之風早已不復存在。
评分蔣夢麟筆下的文字溫婉柔和,如同那時的知識分子一樣,面對動盪下的中國盡自己所能保護著學術和文化。他看到西方文明與武器衝擊下苦苦掙扎,不停探索的中國人,並對未來充滿期望。只可惜很多東西事與願違,西南聯大之風早已不復存在。
评分蔣夢麟筆下的文字溫婉柔和,如同那時的知識分子一樣,面對動盪下的中國盡自己所能保護著學術和文化。他看到西方文明與武器衝擊下苦苦掙扎,不停探索的中國人,並對未來充滿期望。只可惜很多東西事與願違,西南聯大之風早已不復存在。
评分不错的。。
当年高中历史课上最漫无头绪的一段就是中国近现代史,如今印象里也只剩下纷繁芜杂的人物事件了,毫无脉络可言。如果当日能有蒋先生此书在手,高考定能多考几分了。 蒋先生少时曾入家塾苦读经典,走的是旧时文人科考谋功名的路子,后转入西式学堂研习西学,直至考上政府...
评分 评分(09年的老文一篇,现在倒也还可以看得入眼~) 孟邻先生说自己这本书“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又有点像近代史”,可算十分贴切。对于他这样生于新旧时代交汇点,一生经历过无数历史事件的人来说,对自我经历的追忆已经可以成为观察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一个窗口。也许没有正...
评分大约是因为今年(注:1998年)是北大建校百年的缘故,许多回忆文字都提及北大前校长蒋梦麟的《西潮》,各类文章选本也屡屡选入此书章节,尤其第十五章《北京大学和学生运动》、第十六章《扰攘不安的岁月》更因其对北大学生运动的直接描述和明显的反对姿态而频频出现在“北大话...
评分读完了蒋梦麟的《西潮》,从这位昔日北大校长关于前半生的自传中,对20世纪初叶前后50年间中国近代社会的面貌有了更深刻的解。蒋梦麟的一生跨越满清民国两个朝代,身处中国时代变迁最动荡的年代,他在民国初期对中国教育文化的发展曾做出很大的贡献。然而因为不同的政治选择,...
西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