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history of the past century is full of examples of philosophers, writers, and jurists who, whether they lived in democratic, communist, or fascist societies, supported and defended totalitarian principles and horrific regimes. But how can intellectuals, who should be alert to the evils of tyranny, betray the ideals of freedom and independent inquiry? How can they take positions that, implicitly or not, endorse oppression and human suffering on a vast scale?
In profiles of Martin Heidegger, Carl Schmitt, Walter Benjamin, Alexandre Kojeve, Michel Foucault, and Jacques Derrida, Mark Lilla demonstrates how these thinkers were so deluded by the ideologies and convulsions of their times that they closed their eyes to authoritarianism, brutality, and state terror. He shows how intellectuals who fail to master their passions can be driven into a political sphere they scarcely understand, with momentous results for our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lives.
马克•里拉(Mark Lilla),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教授,欧洲思想史学者,被誉为美国自由主义阵营的一支健笔。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他在欧美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著有《G.B.维科:一个反现代者的形成》(1993),编有《新法兰西思想:政治哲学》(1994),《伯林的遗产》(2001)。
勿为邪恶的魔法为虎作伥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激流之一,知识分子与之遭遇时,到底会做出何种反应?参与、回避、拮抗,这三种姿态看似简单,实际上做任何一种选择都需要很大的勇气。《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翻检二十世纪的历史,对海德格尔、卡尔·施米特、本雅明、萨特、福柯...
评分读完这本书后,不禁对书名《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产生了强烈的疑问,也许用“政治漩涡中的知识分子”这样的名字更能准确概括全书的内容。 全书为我们介绍了海德格尔、施米特、本雅明、科耶夫、福柯和德里达这样6位欧洲现代大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轨迹,其中贯穿的一条主线...
评分载《文汇读书周报》第9版 2010年4月9日 《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美] 马克·里拉著 邓晓菁 王笑红译 新星出版社2010年出版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的好书了,它不但给你学术上的思考,而且还给你人生的启迪,同时又给你审美的愉悦。 怎样看待学术精英,乃至大师的精神与人格...
评分very readable
评分最近所读的几本关于知识分子的书,以马克·里拉的这本《当知识分子遇见政治》最为精彩,后记《叙拉古的诱惑》尤其值得一读再读。在作者看来,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欧洲知识分子都迷失在政治的诱惑当中,很少有人能保持清醒、独立和温和的精神。类似的情形,在中国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身上都能找到参照。
评分very readable
评分最近所读的几本关于知识分子的书,以马克·里拉的这本《当知识分子遇见政治》最为精彩,后记《叙拉古的诱惑》尤其值得一读再读。在作者看来,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欧洲知识分子都迷失在政治的诱惑当中,很少有人能保持清醒、独立和温和的精神。类似的情形,在中国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身上都能找到参照。
评分very readable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