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康德 理論 德國 倫理學 2007
发表于2025-02-13
實踐理性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書結構與《純粹理性批判》的結構大體相同,但細節安排、劃分卻迥異,甚至相反。本書任務並不是批判「純粹實踐理性」,而是立足於無人可以懷疑的「純粹實踐理性」去批判理性的「全部實踐能力」;即不是像《純粹理性批判》那樣考察人的各種知識「如何可能」的先天條件,而是從人的純粹理性現實具有的實踐能力出發並以之作為標準,批判和評價一般的(不純粹的)理性在實踐活動中的種種表現,從中確認純粹理性的先天普遍規律,這就是道德律。
道德律使人認識到人在實踐中事實上是自由的,並反過來確定了人的自由是道德律的「存在理由」,這樣一來,自由就由於存在著道德律這一事實而不再僅僅是《純粹理性批判》中所設想的那種可能的「先驗自由」,而成為具有客觀實在性的「實踐的自由」即「自由意志」了。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
為西方柏拉圖以降最重要的哲學家。
内容提要:康德在法国大革命前后写的一系列后期论述中,为了克服人性中根本恶为目标、造就遵循道德准则的新人,提出了思想革命的主张。他的启蒙观和历史观把道德的思想革命推向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以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的道德要求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哲学,为“人可以希望什么”...
评分【摘要】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最后"结论"通常认为是全书的结论,但通过仔细阅读文本可以看出,它只是对于该书第二部分"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的结论,也就是在与理论理性即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比较中并以此作为榜样而建立起纯粹实践理性本身的方法论,即道德教育的方法论,这就是首先...
评分【摘要】康德道德哲学的立论方式包括三个主要的层次。首先是底层情结,即立足于普通百姓日常的道德生活,从中去发现和挖掘隐藏在后面的道德原则,而不是引用权威从上至下地向他们颁布道德教条;其次是理性的洁癖,通过纯粹实践理性批判将已经发现的道德原则归结为自由意志的超越一...
评分作者邓晓芒(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来自《哲学研究》2009年第(9)期:63-72 众所周知,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提出的十二知性范畴表,包括这个表的四大类划分(量、质、关系、模态),在康德哲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的意义:不仅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起了提纲挈领的主干...
评分康德批判常识,批判随时具个体性且易变的感性,以至于批判脱离经验的理性与知性。根据他的观点,生活中所谓的常识往往不具备成为实践原则的条件:常识一般适用用于大部分情况,但仅仅因为如此就把这个准则强加于每种个体,每种情况则是毫无道理的。 另外...
實踐理性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