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力量與抗戰時期的中國政治

第三種力量與抗戰時期的中國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書店
作者:聞黎明
出品人:
頁數:367
译者:
出版時間:2004-1
價格:44.00元
裝幀:簡裝本
isbn號碼:9787806783245
叢書系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
圖書標籤:
  • 抗戰
  • 聞黎明
  • 中國政治
  • 中國近代史
  • 第三種力量
  • 抗戰時期
  • 曆史
  • 民主黨派
  • 抗戰時期
  • 中國政治
  • 第三種力量
  • 近代史
  • 政治格局
  • 抗日戰爭
  • 民國時期
  • 社會運動
  • 意識形態
  • 權力結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2004年總第二輯之一種,由張海鵬先生著意為序熱心介紹。全書旨在考察抗戰時期處於國共兩大政黨之間之第三種力量(或稱中間勢力)的存在狀況,是以寬泛的視野、豐富的資料,對其社會基礎、階層構成、黨派組織以及在當時形勢下它的政治態度、立場傾嚮、策略主張、行為活動等作瞭一次全景式的問題論述。筆力所及,既是對以往研究的薄弱部分予以加強與深化,更是對相關問題的獨立思考之所見,通覽之下,能使人們對於那一時期的中國政治及國共勢力消長原因等會是更深刻的瞭解與認識。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問政之初:發端國防參議會
第一節 應聘國防參議會
第二節 朝野的最初閤作
第二章 論政舞颱:國民參政會
第一節 戰時民意機關的提齣
第二節 在野力量登上政壇
一 中國青年黨
二 中國國傢社會黨
三 第三黨
四 中華職業教育社
五 鄉村建設派
六 救國會
七 教授派
第三節 對抗戰建國的期待
一 擁護國民參政舉措
二 國民參政會性質的分歧
第三章 早産的革命:第一次憲政運動
第一節 憲政運動的發韌
一 憲政問題的提齣
二 在野黨派提案之分析
三 激辯中通過的決議
四 憲政運動的展開
第二節 具有改革意義的“國民大會議政會”之設計
一 昆明九教授的修憲草案
二 “期成憲草”的通過與意義
三 “期成憲草”的夭摺
第三節 戰時是否需要憲政的論爭
第四章 力求發展:中間黨派的聯閤
第一節 力圖走齣邊緣:統一建國同誌會的建立
一 聯閤的外因:黨派問題
二 解決黨派矛盾的兩種意見
三 初步閤作的建立
第二節 走近政治中心:中國民主政團同盟
一 改組統一建國同誌會的提齣
二 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的誕生
三 由十二條到十大綱領的波摺
第三節 民主同盟的基本主張
一 “政治民主化”與“軍隊國傢化”
二 “政治民主化”與“軍隊國傢化”的順序調整
第四節 政治交換的挫摺
第五章 居中斡鏇:調解國共矛盾
第一節 調解國共關係的最初嘗試
第二節 對待皖南事變的態度
一 反對國民黨製造摩擦
三 內戰趨勢的憂心
第三節 介入皖南事變善後處理
一 兩重意義的善後意見
二 奔走國共之間
三 力勸中共忍辱讓步
第四節 冀望於各黨派委員會
第六章 溫和改良:第二次憲政運動
第一節 發動第二次憲政運動
一 第二次憲政運動的起因
二 憲政實施協進會的組成與風波
第二節 憲政觀念的大普及
第三節 得之不易的三項成果
一 爭取言論自由
二 爭取身體自由權利
三 爭取參政會預算權
第四節 呼籲奉行《訓政時期約法》
第七章 第三種力量的形成:社會力量大整閤
第一節 對動蕩時局的反思
一 豫湘桂大潰敗造成的社會動蕩
二 追尋政治原因
第二節 知識精英走齣象牙塔
一 堅持學術自由
二 貧睏生活的刺激
三 政治態度的轉變
第三節 民族工商業者的變化
一 遷徙中的巨大損失
二 被迫過問政治
第八章 建國模式:政權結構的選擇
第一節 對中共建立聯閤政府建議的反應
一 最初的謹慎態度
二 預料之外的空前響應
第二節 中國民主同盟的發展
一 適應形勢需要的改組
二 新形勢下的政治目標
第九章 嚴峻的考驗:堅持聯閤政府路綫
第一節 抵製所謂“還政於民”
一 堅持以民意為基礎的民主政治
二 取消國民參政會的呼聲
第二節 背離初衷之六參政員的延安之行
一 國共雙方對中間黨派的爭取
二 延安之行的本來目的
三 在延安與中共達成的共識
第三節 反對召集國民大會的鬥爭
一 國民大會問題的激烈論爭
二 抑製國民黨的一意孤行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可以一讀,挖掘比較淺,讀來不過癮。

评分

可以一讀,挖掘比較淺,讀來不過癮。

评分

作者在後記稱該書"十年磨一劍",而看完書的反應,他要麼是扯謊,要麼就是水平實在… 第三種勢力大抵可歸為民主黨派在抗日戰爭時期推動民主憲政運動所作的努力。曆史事實是,民主憲政的旗幟被國民黨接瞭過去,1943年9月國民黨五屆十一中全會宣布戰後一年召開國大,實行憲政,民盟等嚮國民黨靠攏;而到瞭1944年,民盟等認為可以分聯閤執政的一杯羹,於是成為tg嚮kmt發動政治攻勢的輔助。 作者行文風格一般,講故事也略有乏味,另,國民參政會六議員1944年7月1日飛抵延安p339

评分

可以作為基本史實瞭解,但對史料的挖掘比較淺,文筆也一般。

评分

可以一讀,挖掘比較淺,讀來不過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