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库收编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作,以单行本形式陆续出版。这些著作可独立成书者,则一文一书,有些重要文章和书信则按专题编成文集;有些著作还设有附录,收编作者本人的有关论著和与本书直接有关的材料。为帮助读者学习和研究,在每书正文之后附有“注释”和“人名索引”,有些著作还附有“名目索引”。译文和资料均以新版全集、选集为准。有些著作尚无新版者,则按新版要求重机关报校订译文,编写资料。这套文库与全集、选集相配合,可适应广大读者的不同需要。理论工作者,教学和宣传工作者,各级干部,大专院校学生和其他讯者均可从这大庆文库中选择自己需要的著作,也可系统收藏。
本书证明,1914年-1918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都是为了瓜分世界,分为瓜分和重新瓜分殖民地、金融资本的“势力范围”等等而进行的战争。
假如资本主义能发展现在到处都远远落后于工业的农业,假如资本主义能提高在技术获得惊人进步的情况下仍然到处是半饥半饱、乞丐一般的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那当然就不会有什么过剩资本了。用小资产阶级观点批评资本主义的人就常常提出这种“论据”。但是这样一来,资本主义就不...
评分《资本论》三卷是一部伟大的经验性回溯理论,随着资本本身的自在自为的分化并在矛盾中吸收其他一切复杂的时代表象于内作为自身的规定。而列宁这本小册子可以看成资本帝国主义时代表象的各种具体的表现,随着产业资本的成熟,与金融资本融合并且超越国界形成金融资本的辛迪加。...
评分最近翻了一本书《资本的流动和危机》,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学者意识到资本的流动增强同时,金融危机也同步的频繁出现。在解释这个现象时,学者分成两派,一派说是众多第三方原因导致,一派说是资本流动本身导致危机。书对两派的观点,都进行了论证。 当时读到那里,依稀...
评分帝国主义的两个特点,一个是生产垄断,一个是金融资本。 商品的再生产的集中,政治力量的集中。 这个的来源是金融资本的对工业资产阶级的压迫和金融工具的运用。 瓜分世界上,产生了非常大的不平衡,英美和德国的殖民地的不平衡,而在本土生产力上,产生了英国和德国的不平衡,...
评分考完期末在校实习这些天,空闲时间看了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分析,觉得有些超出自己之前对此概念的想象,于是读了一些文章,有一些有关这个概念的观点还涉及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于是也读了列宁的这本书与相关文献。现整理一下思绪,系统地概括我综合起来对人类命运...
毛纸写东西还是比汉斯利落多了
评分阐述了本性和必然。不过,由于重在预见性,导致几乎无法论证,只能交由未来去体现。很不幸,句句成真,甚至非特意针对中国的那些部分,非特意针对美国和欧洲的那些部分,都成了真实。所以,实际上,这一百年来,社会形态和性质其实没什么变化。当默克和奥巴马大喊“我们无法负担中国”时,他们说的其实是真话。一个寄生于他国的国家,一个不产出只消费的国家,一个对物质的索取超过贡献的国家,一个以吃喝玩乐坑蒙拐骗为主要产值的国家,绝对不能在世界人口占比巨大,和资源无关,实在只是劳动价值论的必然。因为金融资本导致更大范围的剥削而非生产力进步甚至阻碍进步,所以它每时每刻都在更深重地窒息,但它还会喘气。尽管经济联系紧密,但帝国主义必然导致争夺、战争,绝没有一个长期的超帝国主义联盟存在。列宁,有什么当今的东西你没有预见到呢?
评分现在,垄断已经成了事实。经济学家们正在写大堆大堆的著作,叙述垄断的某些表现,同时却齐声宣告:“马克思主义被驳倒了。”
评分醍醐灌顶(虽然不可尽信,且需要重读)。一边读,一边代入中美日之类查了些数据,与列宁写作的时代比较,一身冷汗。
评分有的书我会很庆幸是在我能读懂时才第一次读,比如这本。一百年前写的著作,与今天中国及世界的现状对比,会有吓醒之感:曾经为思想者所担忧的事情,今天我们都习惯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