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德性與道問學

尊德性與道問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齣版
作者:方旭東 著
出品人:
頁數:318
译者:
出版時間:2005-1
價格:21.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10046686
叢書系列:江右思想傢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論文
  • 文化
  • 改正書名
  • 德性倫理
  • 尊德性
  • 道問學
  • 中國哲學
  • 倫理學
  • 道德修養
  • 思想史
  • 學術著作
  • 文化研究
  • 傳統文化
  • 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尊德性與道問學》通過理先氣後、太極論、理一分殊、性說、心學、學以求博、學之本末先後、為學之方等命題、學說的考察和梳理,全麵闡明吳澄哲學思想的理論體係。

著者簡介

方旭東,1970年生,安徽省懷寜縣人。1992年安慶師範學院政教係本科畢業,獲法學學士。1993年至1994年,在日本從事文化研修。1995年至1998年,在華東師範大學哲學係攻讀碩士學位,獲哲學碩士。1998年至2001年,在北京大學哲學係攻讀博士學位,獲哲學博士。2001年至2002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係從事博士後研究。2002年起任教於上海大學文學院。現任上海大學文學院副教授。2004年被評為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主要從事中國哲學史、中國思想史的教學與研究,研究方嚮為宋明理學。曾獨立承擔國傢基金項目一項,有著、譯作多部,並在《哲學研究》等國內外專業期刊發錶中英文論文三十餘篇。

圖書目錄

總序

引言
第一章 理氣先後
一、氣生萬物
二、理在氣先
第二章 太極論
一、太極與太一
二、太極與無極
三、太極與陰陽
四、太極之體用動靜
第三章 理——分殊
一、宋儒論理——分殊
二、理一
三、天地人物之同異
第四章 性說
一、性與氣
二、性與情
三、性與心
四、復性
第五章 心學
一、以心為學
二、本心
三、心之諸說
四、收心與放心
第六章 學以求博
一、通天地人曰儒
二、“教法”與《學統》
三、學問格局
第七章 學之本末先後
一、本末
二、先後
第八章 為學之方
一、尊德性與道問學
二、博文與約禮
三、格物與緻知
四、格物與誠意
第九章 涵養之法
一、敬說之淵源
二、敬之義蘊
三、持敬之夫之先後
四、敬之辨析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在宋代至明代的學者當中,我最喜歡朱熹,其次應該要數吳澄。因為他們遍注群經,因為他們對各種學問不設限制的廣泛興趣,因為他們對“道問學”的強調遠不在“尊德性”之下。本書認為,吳澄的學術旨趣是在尊德性和道問學之間的調和、綜合的傾向,並希望追求一種“全體大用之學”...

評分

在宋代至明代的學者當中,我最喜歡朱熹,其次應該要數吳澄。因為他們遍注群經,因為他們對各種學問不設限制的廣泛興趣,因為他們對“道問學”的強調遠不在“尊德性”之下。本書認為,吳澄的學術旨趣是在尊德性和道問學之間的調和、綜合的傾向,並希望追求一種“全體大用之學”...

評分

在宋代至明代的學者當中,我最喜歡朱熹,其次應該要數吳澄。因為他們遍注群經,因為他們對各種學問不設限制的廣泛興趣,因為他們對“道問學”的強調遠不在“尊德性”之下。本書認為,吳澄的學術旨趣是在尊德性和道問學之間的調和、綜合的傾向,並希望追求一種“全體大用之學”...

評分

在宋代至明代的學者當中,我最喜歡朱熹,其次應該要數吳澄。因為他們遍注群經,因為他們對各種學問不設限制的廣泛興趣,因為他們對“道問學”的強調遠不在“尊德性”之下。本書認為,吳澄的學術旨趣是在尊德性和道問學之間的調和、綜合的傾向,並希望追求一種“全體大用之學”...

評分

在宋代至明代的學者當中,我最喜歡朱熹,其次應該要數吳澄。因為他們遍注群經,因為他們對各種學問不設限制的廣泛興趣,因為他們對“道問學”的強調遠不在“尊德性”之下。本書認為,吳澄的學術旨趣是在尊德性和道問學之間的調和、綜合的傾向,並希望追求一種“全體大用之學”...

用戶評價

评分

中國哲學史研究傳統範式下的紮實細密之作

评分

中國哲學史研究傳統範式下的紮實細密之作

评分

中國哲學史研究傳統範式下的紮實細密之作

评分

中國哲學史研究傳統範式下的紮實細密之作

评分

中國哲學史研究傳統範式下的紮實細密之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