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熱效應溫度場、殘餘應力、變形

焊接熱效應溫度場、殘餘應力、變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機械工業齣版社
作者:D.拉達伊(德)
出品人:
頁數:374
译者:熊第京/等
出版時間:1997-07
價格:32.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1105540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溫區
  • 焊接
  • 熱效應
  • 溫度場
  • 殘餘應力
  • 變形
  • 金屬材料
  • 力學
  • 工程
  • 數值模擬
  • 結構完整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建立在最新發展

起來的藉助熱力學、連續

介質力學和顯微組織動力

學以及數值分析方法進行

焊接性分析(包括與焊接

性有關的設計、材料及焊

接工藝的優化)的係統研

究基礎上。它從焊接溫度

場齣發,研究殘餘應力和

變形,提齣瞭減少焊接殘

餘應力和變形的有效措施,

並概述瞭焊接對結構強度

影響的問題。

本書是在作者為不倫

瑞剋工業大學授課講義的

基礎上編寫完成的。理論

係統、概念清晰;又密切

結閤焊接技術與生産發展

的實際,反映瞭國外在這

一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資料豐富實用。因此,可

作為焊接及相關專業的研

究生、本科生的教科書或

參考書,也可供有關的工

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

教師參考。

著者簡介

本書作者D.拉達伊,工學博士

(DIETER RA DAJ,Dr.―ing. habil.), 德國不

倫瑞剋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教授(PrOf.of

Mechanicalengineering,Braunschweig

Technical University),任職戴姆勒―奔馳

公司(德國斯圖加特市)研究部高級科研經

理(SeniorResearchManager ,Daimle r-

BenZCorp.,Stuttgart),同時還齣任德國焊

接結構設計、分析與車輛設計領域內幾個委

員會的主任委員以及國際焊接學會(IIW)第

Ⅲ和第XⅢ委員會委員。

作者就讀於慕尼黑工業大學(機械工程

學,1959年取得學位),畢業後即在農業基

礎技術研究所(由Kloth教授領導)從事車

輛設計研究工作。後於1963年獲得

Braunschweig工業大學工學博士學位,且

於1971年取得在大學授課資格。其間三年

在Argyrig教授(斯圖加特大學)處從事有

限元方法的開發與應用等研究工作,並參與

瞭數項實際工程的強度評定工作。1972年起

供職於戴姆勒-奔馳股份公司(即奔馳汽車

製造商,現為集汽車、電子、航空、航天等

工業於-體的大型跨國公司),先負責(作

為高級經理)研製、開發分析手段(有限元

係統等)方麵的工作,後於1983年調入公司

研究部。作者主要從事熔焊接頭與點焊接頭

強度評定局部分析方法的研究並取得瞭令人

矚目的研究成果。

作者已發錶約200篇科學論文(涉及結

構強度評定、彈性理論、斷裂力學、缺口應

力分析、光彈技術、焊接結構疲勞強度分析

及設計等諸多領域)並著有《強度評定》

(1974)、《開口與夾芯的缺口應力》(1977)、

《焊接結構疲勞強度》(德文版1985,英文版

1990)、《焊接熱效應――溫度場、殘餘應力

及變形》(德文版1988,英文版1992)和《疲

勞強度》(德文版1995)幾本英、德文專著。

圖書目錄

目 錄

中譯本序
原序
前言
符號錶
1緒論
1.1本書內容範圍和結構
1.2焊接性分析
1.3殘餘應力
1.4焊接殘餘應力
1.5焊接殘餘應力場
1.6典型實例
1.7焊接變形
1.8有關的參考書
1.9本書概貌
2焊接溫度場
2.1基本原理
2.1.1焊接熱源
2.1.1.1焊接溫度場的意義
2.1.1.2焊接熱源的類型
2.1.1.3焊接熱源的熱功率
2.1.2熱傳播定律
2.1.2.1熱傳導定律
2.1.2.2對流傳熱定律
2.1.2.3輻射傳熱定律
2.1.2.4熱傳導微分方程式
2.1.2.5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
2.1.2.6材料熱物理性質的特徵值
2.1.3幾何尺寸和熱輸入的簡化模型
2.1.3.1簡化的必要性
2.1.3.2幾何尺寸的簡化
2.1.3.3熱源空間尺寸形狀的簡化
2.1.3.4熱源作用時間因素的簡化
2.1.3.5使用者選擇焊接溫度場模型應考慮的問題
2.1.3.6數值解及其與實驗結果的比較
2.2整體溫度場
2.2.1瞬時固定熱源
2.2.1.1作用於半無限體的瞬時點熱源
2.2.1.2作用於無限闆的瞬時綫熱源
2.2.1.3作用於無限長杆的瞬時麵熱源
2.2.2連續固定和移動熱源
2.2.2.1作用於半無限體的移動點熱源
2.2.2.2作用於無限闆的移動綫熱源
2.2.2.3作用於無限長杆的移動麵熱源
2.2.3高斯分布熱源
2.2.3.1作用於半無限體的固定和移動圓形熱源
2.2.3.2作用於無限闆的固定和移動圓形熱源
2.2.3.3作用於無限闆的固定帶狀熱源
2.2.4快速移動大功率熱源
2.2.4.1作用於半無限體的快速移動大功率熱源
2.2.4.2作用於無限闆的快速移動大功率熱源
2.2.5熱飽和與溫度均勻化
2.2.6有限尺寸的影響
2.2.7有限元解
2.2.7.1基本原理
2.2.7.2環元模型
2.2.7.3闆元模型
2.3對熔化區的局部熱作用
2.3.1作為焊接熱源的電弧
2.3.1.1物理工藝基礎知識
2.3.1.2熱平衡和熱源密度
2.3.1.3熔化焊熱傳導模型
2.3.1.3.1電極的熔化
2.3.1.3.2母材的熔化
2.3.1.3.3熔化的填充金屬和母材的相互作用
2.3.1.4焊接熔池模型
2.3.1.4.1焊接熔池物理
2.3.1.4.2焊接電弧模型
2.3.1.4.3流體靜力學的錶麵張力模型
2.3.1.4.4流體動力學的焊接熔池模型
2.3.1.4.5流體靜力學焊縫形狀模型
2.3.1.4.6小孔模型
2.3.2作為焊接熱源的火焰
2.3.2.1物理工藝基礎知識
2.3.2.2熱平衡和熱流密度
2.3.3焊點的電阻加熱
2.3.4摩擦焊時熱的生成
2.4母材上的局部熱影啊
2.4.1熱影響區顯微組織轉變
2.4.1.1熱循環和顯微組織
2.4.1.2時間-溫度組織轉變圖
2.4.1.3時間-溫度組織轉變圖述評
2.4.2顯微組織轉變模型
2.4.3單道焊接時的冷卻速率、冷卻時間和奧氏體化時間
2.4.3.1立體和薄闆中的冷卻速率
2.4.3.2厚闆的冷卻速率
2.4.3.3立體和闆件中的冷卻時間
2.4.3.4立體和闆件中的奧氏體化時間
2.4.4多道焊的溫度循環
2.5氫擴散
3焊接殘餘應力和變形
3.1基本原理
3.1.1溫度場基礎
3.1.2彈性熱應力場
3.1.3彈塑性熱應力場
3.1.4熱力學基本方程
3.1.5材料的熱物理和力學特徵值
3.2有限元模型
3.2.1簡明求解
3.2.2杆元模型
3.2.3環元模型
3.2.4闆平麵內薄膜闆元模型
3.2.5橫截麵內薄膜闆元模型
3.2.6體元模型
3.3收縮力與應力源模型
3.3.1縱嚮收縮力模型
3.3.2橫嚮收縮力模型
3.3.3在圓筒和球殼上的應用
3.3.4殘餘應力源模型
3.4焊接殘餘應力綜述
3.4.1一般說明
3.4.2焊縫縱嚮殘餘應力
3.4.3焊縫橫嚮殘餘應力
3.4.4點焊、覆層和火焰切割後的殘餘應力
3.5焊接變形
3.5.1模型的簡化
3.5.2橫嚮收縮和坡口橫嚮偏移
3.5.3縱嚮和彎麯收縮
3.5.4角收縮和扭轉變形
3.5.5薄壁焊接構件的翹麯
3.6殘餘應力和變形的測量方法
3.6.1試驗和測量的重要性
3.6.2焊接過程中應變和位移的測量
3.6.3破壞性殘餘應力測量
3.6.3.1單軸焊接殘餘應力的測量
3.6.3.2雙軸焊接殘餘應力的測量
3.6.3.3三軸焊接殘餘應力的測量
3.6.4非破壞性殘餘應力測量
3.6.5焊接後的變形測量
3.6.6相似關係
4減少焊接殘餘應力與變形的措施
4.1必要性與措施類彆
4.2設計措施
4.3選材措施
4.3.1材料選擇的基本思路
4.3.2在熱彈塑性場方程中的材料特徵值
4.3.3材料特徵值對焊接殘餘應力與變形的影響
4.3.4焊接適應性指數的推導
4.4製造工藝措施
4.4.1選擇製造工藝措施的依據
4.4.2焊前措施與焊時措施
4.4.2.1概述
4.4.2.2基本措施
4.4.2.3焊接工藝措施
4.4.2.4熱措施
4.4.2.5機械措施
4.4.2.6典型應用實例
4.4.3焊後措施
4.4.3.1概述
4.4.3.2熱態消除應力(消除應力退火)
4.4.3.2.1熱態消除應力方法的實際應用與有關規範
4.4.3.2.2應力鬆弛試驗
4.4.3.2.3熱態消除應力時顯微組織的變化
4.4.3.2.4退火溫度與退火時間的等效性
4.4.3.2.5熱態消除應力的蠕變定律與蠕變理論
4.4.3.2.6熱態消除應力的分析實例與實驗結果
4.4.3.3冷態消除應力(冷拉伸、火焰消除應力與
振動消除應力)
4.4.3.3.1冷拉伸的杆元模型
4.4.3.3.2冷拉伸的缺口與裂紋力學
4.4.3.3.3與冷拉伸有關的實際問題
4.4.3.3.4火焰消除應力與感應消除應力
4.4.3.3.5振動消除應力
4.4.3.4錘擊、滾壓、點狀加壓與點狀加熱
4.4.3.5熱矯正、冷矯正及火焰矯正
5焊接對強度的影響
5.1概述
5.2熱裂紋與冷裂紋
5.3延性斷裂
5.4脆性斷裂
5.5層狀撕裂
5.6蠕變斷裂
5.7疲勞斷裂
5.8幾何(形狀)不穩定性
5.9腐蝕與磨損
5.10焊接時強度的下降
參考文獻
本書作者的有關專著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