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把个人的回忆和对历史档案、党的文献、中央领导同志的选集、文选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关于重大问题的总结和根据新情况作出的新的重大决策的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如实地反映历史发展的真实过程。
1955年四五月间毛主席外出视察后,与邓子恢同志产生了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左”“右”路线之争,即“五月变化”。年底《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再版,二版序言为经济“左”倾作了“全面动员”。1956年围绕年度国民经济计划和预算、“二五”计划制定,在经济领域提出的“...
评分现在这本书没有它刚发行时那么轰动了,相比之下变成“爆料不够猛”,不过要研究那段历史,还是很值得一看。 薄老作为老一代革命家,书如其人,其真实性与所谓的“为尊者讳”一以贯之。为什么到文革之前就结束了呢?我想,也许因为如果不能秉笔直书,不如不写吧。 ...
评分前中国副总理的一本回忆录。关于“建国”后的经济建设,也兼及文化建设。 总体几个感觉: 1. 较为客观的历史记录,对于中共一些“极左”、“过火”的政策能够做一些反省。虽然,反省远不彻底。 2. “立场”仍然鲜明,就是拥护“革命”、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 3. 鉴于...
评分1955年四五月间毛主席外出视察后,与邓子恢同志产生了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左”“右”路线之争,即“五月变化”。年底《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再版,二版序言为经济“左”倾作了“全面动员”。1956年围绕年度国民经济计划和预算、“二五”计划制定,在经济领域提出的“...
评分1955年四五月间毛主席外出视察后,与邓子恢同志产生了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左”“右”路线之争,即“五月变化”。年底《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再版,二版序言为经济“左”倾作了“全面动员”。1956年围绕年度国民经济计划和预算、“二五”计划制定,在经济领域提出的“...
只有亲身经历,才有资格评说。
评分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评分补记
评分三、十、十九值得参考。可以帮助思考很多问题,如《共同纲领》不提社会主义,怎么一届人大还没开就提总路线了?
评分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