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基础篇
         第1章 MicrosoftSQL服务器简介
         1.1SQLServer
         1.2理解SQLServer的关系特征
         1.3SQLServer的客户/服务器机制的
         特征
         1.4SQLServer的特征及其组件
         1.4.1设备和数据库
         1.4.2Transact-SQL
         1.4.3命令行应用程序
         1.4.4应用程序
         1.5小结
         第2章 了解底层操作系统――
         Windo wsNT
         2.1理解多处理、多任务和多线程
         2.2理解多结构
         2.3理解Windows NT上SQLServer的多
         用户环境
         2.4理解Windows NT的网络组件
         2.4.1共享资源
         2.4.2安装网络软件
         2.4.3配置适配卡
         2.5理解工作组
         2.6理解Windows NT域
         2.7处理NT用户
         2.7.1指定组
         2.7.2控制对资源的访问
         2.8理解NTPerformanceMonitor
         2.8.1在图表视图中选择对象和计数器
         2.8.2在Report (报表)视图中显示
         信息
         2.8.3在Alert(警告)视图中选择对象
         和计数器
         2.8.4在Log(日志)视图中选择对象
         2.9 显示和解释SQLServer事件
         2.9.1配置应用程序事件日志
         2.9.2显示事件详情
         2.9.3使用View 菜单
         2.9.4清除事件日志
         2.10实际检查
         2.11小结
         第3章 安装和设置服务器与客户
         软件
         3.1理解服务器软硬件要求
         3.2启动服务器
         3.2.1使用自动服务启动
         3.2.2用SQLServiceManager启动SQL
         Server
         3.2.3从Windows应用程序启动SQL
         Server
         3.2.4从命令行启动SQLServer
         3.3安装客户软件
         3.3.1为32位客户安装软件的步骤
         3.3.2为16位客户安装软件
         3.4小结
         第4章 数据建模、数据库设计和
         客户/服务器模型
         4.1理解标准化的基础知识
         4.1.1第一范式(1NF)
         4.1.2第二范式(2NF)
         4.1.3第三范式(3NF)
         4.2理解客户/服务器模型
         4.2.1客户端的典型作用
         4.2.2服务器端的典型作用
         4.2.3规则和作用的异常
         4.3 对数据库建立路径映像
         4.3.1实体关系图是数据库领域的
         流程图
         4.3.2系统结构定义
         4.3.3为系统定义用户目标
         4.3.4避免多对多连接
         4.3.5何时应打破数据库模型
         4.4 小结
         第5章 创建设备、数据库和事务
         处理日志
         5.1定义设备
         5.1.1创建数据库设备
         5.1.2理解设备选项
         5.2 镜像技术概述
         5.2.1用EnterpriseManager建立镜像
         5.2.2用Transact-SQL建立镜像
         5.2.3强制镜像时做什么
         5.2.4 显示设备信息
         5.2.5创建转储设备
         5.2.6 释放设备
         5.3 定义数据库和事务处理日志
         5.3.1创建数据库及其事务处理日志
         5.3.2显示数据库信息
         5.3.3 增加数据库和事务处理日志的
         大小
         5.3.4删除数据库
         5.4定义段(segment)
         5.4.1使用缺省段
         5.4.2添加段
         5.4.3扩展段
         5.4.4使用段
         5.4.5 删除段
         5.5使用Tempdb数据库
         5.5.1调整Tempab的大小
         5.5.2将Tempdb放人RAM
         5.6 对数据库使用可删除媒体
         5.6.1创建一个可删除数据库
         5.6.2使用可删除数据库
         5.6.3安装可删除数据库
         5.6.4删除可删除媒体数据库
         5.7小结
         第6章 创建数据库表和使用数据
         类型
         6.1创建表
         6.1.1用Transact-SQL创建表
         6.1.2用SQLEnterpriseManager创建表
         6.2理解数据类型
         6.3选择数据类型
         6.3.1数值整型数据类型
         6.3.2 数值浮点数据类型
         6.3.3CHARacter(字符)数据类型
         6.3.4datetime和smalldatetime数据
         类型
         6.3.5特殊化的数据类型
         6.3.6 text(文本)和image(图像)数据
         类型
         6.3.7MONEY数据类型
         6.3.8smallMONEY 数据类型
         6.3.9sysname数据类型
         6.4理解NULL和非NULL
         6.4.1ANSI支持NULL
         6.4.2NULL操作
         6.4.3用ISNULL()
         6.5identity属性
         6.6 创建和使用约束
         6.6.1PRIMARY KEY约束
         6.6.2FOREIGNKEY 约束
         6.6.3unique约束
         6.6.4Check约束
         6.6.5Deault约束
         6.7 创建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
         6.8处理数据类型
         6.9用EnterpriseManager创建表和定义
         列
         6.10 用INSERT 向表中加入数据
         6.11小结
         第二部分 SQLServer提高篇
         第7章 用Transact-SQL检索数据
         7.1建立一个演示数据库和表
         7.2用SELECT从表中检索数据
         7.3 选择查询工具
         7.3.1使用EnterpriseManager查询工具
         7.3.2用ISQLforWindows
         7.3.3从命令行使用ISQL
         7.3.4用FROM(需要的元素)指定表
         7.3.5用SELECT(需要的元素)来指定
         列
         7.3.6在SELECT子句中使用通配符
         7.3.7指定表的行
         7.3.8使用ORDERBY 子句
         7.3.9使用DISTIN CT来检索独有的
         列值
         7.3.10使用算术运算符
         7.3.11使用GROUPBY子句
         7.3.12在SELECT语句中使用COMPUTE
         子句
         7.3.13使用子查询
         7.3.14使用FORBROWSE选项
         7.4小结
         第8章 添加、修改和删除表中的信息
         8.1添加行
         8.1.1修改已有的信息
         8.1.2更新行的过程
         8.1.3SET子句选项
         8.2 删除行
         8.3用ALTERTABLE添加列
         8.4修改表列的宽度
         8.5 从表中删除列
         8.5.1用ALTERTABLE添加的约束
         8.5.2使用WITHNOCHECK子句
         8.5.3通过SQLEnterpriseManager添加
         约束
         8.6执行关系连接
         8.6.1使用区域变量
         8.6.2使用多对一和一对多连接
         8.6.3使用多对多连接
         8.6.4使用外部连接
         8.7 用UNI0N合并查询结果
         8.8 实际检查
         8.9小结
         第9章 使用函数
         9.1使用基本SQL 函数
         9.1.1使用AVG
         9.1.2使用COUNT
         9.1.3使用MAX
         9.1.4使用MIN
         9.1.5使用SUM
         9.1.6COUNT与DISTINCT一起使用
         9.1.7使用CUBE 和ROLLUP
         9.2使用字符串函数
         9.2.1使用ASCII
         9.2.2使用CHAR
         9.2.3使用SOUNDEX
         9.2.4使用DIFFERENCE
         9.2.5使用LOWER
         9.2.6使用UPPER
         9.2.7使用LTRIM
         9.2.8使用RTRIM
         9.2.9使用CHARINDEX
         9.2.10使用PATINDEX
         9.2.11使用REPLICATE
         9.2.12使用REVERSE
         9.2.13使用RIGHT
         9.2.14使用SPACE
         9.2.15使用STR
         9.2.16使用STUFF
         9.2.17使用SUBSTRING
         9.2.18连接
         9.2.19转换函数
         9.3使用算术函数
         9.4使用TEXT和IMAGE函数
         9.4.1使用SET TEXTSIZE
         9.4.2使用TEXTPTR
         9.4.3使用REA DTE XT
         9.4.4使用TEXTVALID
         9.5 使用转换函数
         9.6 使用日期函数
         9.6.1使用DATENAME
         9.6.2使用DATEPART
         9.6.3使用GETDATE
         9.6.4使用DATEADD
         9.6.5使用DATEDIFF
         9.7使用系统函数
         9.7.1使用ISNULL和NULLIF
         9.7.2使用COALESCE
         9.8使用Niladic函数
         9.9 实际检查
         9.10 小结
         第10章 管理和使用视图
         10.1理解视图
         10.2 创建视图
         10.2.1选择列
         10.2.2选择行
         10.2.3选择列和行
         10.2.4简单和复杂的视图
         10.3显示视图
         10.4编辑视图
         10.5添加WITHENCRYPTION子句
         10.6显示视图关联
         10.7创建视图的视图
         10.8在视图中对列改名
         10.9对视图改名
         10.10删除视图
         10.11通过视图插入行
         10.12用视图删除行
         10.13用视图更新行
         10.14研究其它视图特征
         10.15理解视图的高级用法
         10.16实际检查
         10.17小结
         第11章 管理和使用索引和键标
         11.1定义索引
         11.2 理解一般的索引规则
         11.2.1基于使用模式优化索引
         11.2.2成功索引的关键
         11.2.3选择一个好的索引候选
         11.2.4创建索引
         11.2.5理解统计
         11.2.6显示索引信息
         11.2.7删除索引
         11.3 定义键标
         11.3.1加入主键标和外部键标
         11.3.2显示键标信息
         11.3.3删除键标
         11.4 实际检查
         11.5小结
         第12章 理解事务处理和锁定
         12.1定义事务处理
         12.1.1事务处理限制
         12.1.2乐观锁定与悲观锁定
         12.1.3锁定的背景情况
         12.1.4定义隔离层
         12.1.5建立和处理事务处理
         12.1.6了解DDL和数据库语句
         12.1.7使用命名的事务处理和
         SavePoint
         12.1.8使用没有IDENTTTY的系列化
         列
         12.2 理解锁定
         12.2.1显示锁定的信息
         12.2.2 删除一个锁定进程
         12.2.3 显式维持一个锁定
         12.2.4 使用LOCKEscalation选项
         12.3实际检查
         12.4 小结
         第三部分 服务器端逻辑和功能
         第13章 管理和使用规则、约束和
         缺省值
         13.1定义规则
         13.1.1创建规则
         13.1.2绑定规则
         13.1.3显示规则绑定
         13.1.4显示规则
         13.1.5解绑规则
         13.1.6重命名规则
         13.1.7放弃规则
         13.2 定义缺省值
         13.2.1创建缺省值
         13.2.2绑定缺省值
         13.2.3显示绑定
         13.2.4显示缺省值
         13.2.5解绑缺省值
         13.2.6重命名缺省值
         13.2.7放弃缺省值
         13.3 实际检查
         13.4 小结
         第14章 管理存储过程和使用流程
         控制语句
         14.1定义存储过程
         14.1.1在过程中使用参数
         14.1.2从应用程序中调用存储过程
         14.1.3显示和编辑过程
         14.1.4改变和放弃存储过程
         14.1.5理解存储过程解析方法和
         编译
         14.1.6自动重新编译
         14.1.7定义过程自动执行
         14.1.8理解过程和批处理限制
         14.1.9理解批处理结束标记GO
         14.2 使用流程控制语句
         14.2.1使用IF...ELSE
         14.2.2使用BEGIN...END
         14.2.3使用WHILE
         14.2.4使用BBEAK
         14.2.5使用CONTINUE
         14.2.6使用WHILE,BREAK和CONTINUE
         的例子
         14.3定义和使用变量
         14.3.1在PRINT语句中使用变量
         14.3.2 使用全局变量
         14.4 使用附加的过程和批处理关键字
         14.4.1使用GOTO
         14.4.2 使用RETURN
         14.4.3使用RAISERROR
         14.4.4 使用WAITFOR
         14.4.5使用CASE表达式
         14.5 实际检查
         14.6 小结
         第15章 创建和管理触发器
         15.1理解SQLServer触发器
         15.1.1创建触发器
         15.1.2检查触发器的限制
         15.2 使用触发器
         15.2.1使用插入(INSERT)和更新
         (UPIDATE)触发器
         15.2.2使用DELETE触发器
         15.2.3使用带有回调触发器的特殊事
         务处理管理
         15.2.4 使用发送电子邮件的触发器
         15.3 使用嵌套的触发器
         15.4 显示触发器信息
         15.4.1使用SQLEnterpriseManager
         15.4.2 使用sp_help,sp_depends和
         sp_helptext
         15.5 放弃触发器
         15.6 实际检查
         15.7小结
         第16章 理解服务器数据库和设计
         查询选项
         16.1定义服务器选项
         16.1.1显示和设置服务器选项
         16.1.2 服务器选项解释
         16.1.3SYSCONFIGURES及SYSCURCONFIGS:
         系统类目表
         16.2 定义数据库选项
         16.2.1显示和设置数据库选项
         16.2.2 数据库选项解释
         16.3理解查询选项
         16.3.1显示和设置数据库查询选项
         16.3.2查询选项解释
         16.4 在最小配置模式下启动服务器
         16.4.1从命令行以最小配置模式启动
         SQLServer
         16.4.2用控制面板内的Services应用
         程序以最小配置模式启动SQL
         Server
         16.4.3修复最小配置模式下启动的
         服务器
         16.5小结
         第17章 建立和管理复制
         17.1理解基础知识
         17.2 理解分布式和复制式信息之间的
         差异
         17.3 SQLServer复制的基础知识
         17.3.1首先开始检查连接
         17.3.2 出版:向其它系统提供信息
         17.3.3订阅:对信息的接收
         17.3.4记录读者进程
         17.3.5分布式服务器:信息源
         17.3.6用于复制的不同服务器配置
         17.4 安装SQLServer复制服务
         17.5 启用出版
         17.5.1出版数据库:如何复制整个数
         据库
         17.5.2出版部分数据库和/或表
         17.6启用订阅
         17.7删除复制安装
         17.7.1禁止特定的服务器
         17.7.2完全删除复制安装
         17.8实际检查
         17.9小结
         第18章 使用分布式事务处理
         协调器
         18.1理解分布式事务处理
         18.1.1资源管理器( Resourc eManager)
         18.1.2 事务处理管理器(Transaction
         Manager)
         18.1.3 建立分布式事务处理
         18.2 配置远程服务器以使用DTC
         18.3 安装和配置DTC
         18.4定义分布式事务处理
         18.5 调试分布式事物处理
         18.6 实际检查
         18.7 小结
         第四部分 SQL Server管理论题
         第19章 SQLServer的管理
         19.1理解和执行检查点
         19.2使用DatabaseConsistency Checker
         19.2.1设置来保证最好的结果:单用
         户模式
         19.2.2 使用DBCC选项
         19.3理解和使用updatestati stics和
         recompile
         19.4 备份和恢复数据库和事务处理日志
         19.4.1决定备份周期
         19.4.2备份和恢复数据库
         19.4.3使用和理解从备份中恢复信息
         19.5 理解和使用镜像
         19.5.1设置镜像
         19.5.2 当镜像生效时如何去做
         19.6 给SQLServer传递信息和从中获取
         信息
         19.7实际检查
         19.8小结
         第20章 SQLServer的安全性
         20.1了解安全性类型
         20.1.1使用标准的安全性
         20.1.2 使用集成的安全性
         20.1.3 使用混合的安全性
         20.2 建立和管理用户帐号
         20.2.1用SQLEnrerpriseManager创建
         登录
         20.2.2用SQLEnterpriseManager放弃
         登录和用户
         20.2.3 用sp_addlogin向服务器添加
         登录
         20.2.4用sp_adduser往数据库上添加
         新用户
         20.2.5sp_droplogin和sp_dropuser
         20.3 创建和使用组
         20.3.1使用SQLEnterpriseManager来添
         加组
         20.3.2用SQLEnterpriseManage 放弃组
         20.4使用许可和SQLServer
         20.4.1对象许可
         20.4.2使用SQLEnterpriseManager管理
         许可
         20.4.3 使用GRANT和REV 0RE
         20.5 使用视图提高安全性
         20.6 用存储过程隐蔽对象和商务规则
         20.7 在SQLServ er外使用安全性
         20.7.1物理安全性
         20.7.2局域网(LAN)访问
         20.7.3 远程或广域网访问
         20.7.4 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20.7.5加密的多协议网库
         20.8 实际检查
         20.9小结
         第21章 优化性能
         21.1决定创建设备的最佳途径
         21.2估计数据库的大小
         21.2.1数据类型的大小
         21.2.2计算表要求的空间
         21.2.3FILLFACTOR的影响
         21.3计算Procedure Cache的大小
         21.4使用Windows NTPerformanceMonitor
         21.4.1SQLServer统计对象
         21.4.2创建和使用表视图
         21.4.3创建和使用报表
         21.4.4创建和使用警告
         21.5 实际检查
         21.6小结
         第五部分 开发应用程序和解决方案
         第22章 开发在SQLServer上工作的
         应用程序
         22.1理解DB-Library接口
         22.1.1DB-LID所需的组件
         22.1.2概念和特征
         22.1.3发送命令到SQLServer
         22.1.4处理结果集
         22.1.5 关闭SQL连接
         22.1.6 客户配置
         22.1.7使用DB-Library的优缺点
         22.2 理解开放式数据库连接(0DBC)
         22.2.1SQL-DMO对象的用途
         22.2.2DataAccessObjects(DAO)的
         用途
         22.2.3概念和特征
         22.2.4理解ODBC会话
         22.2.5客户配置
         22.2.6处理ODBCDSN
         22.2.7使用ODBC的优缺点
         22.3理解SQL0LE接口
         22.3.1概念和特征
         22.3.2使用SQLOLE的优缺点
         22.4实际检查
         22.5小结
         第23章 理解SQLServer和Internet
         23.1建立InternetDatabaseConnector
         23.2为SQLServer数据库建立ODBC
         数据源
         23.3为MicrosoftAccessDatabase建立
         0DBC数据源
         23.4 用户权限与安全性考虑
         23.5 建立动态Web页面
         23.5.1建立提示值的初始窗体
         23.5.2 建立服务器查询源文件
         23.5.3建立结果源文件
         23.6InternetDatabaseConnector:摘要及
         示例
         23.7使用SQLServ er的WebPage
         Wizard
         23.7.1SQLServer必要基础
         23.7.2使用Wizard
         23.7.3 在SQLServer上查看结果
         23.7.4在Web站点上查看结果
         23.8把IIS访问登录到0DBC数据库
         23.8.1在检索登录中的示例查询
         23.8.2联机重查系统日志
         23.8.3配置IIS以等待SQLServer
         启动
         23.9 添加应急选项
         23.9.1选择正确的方法
         23.9.2活动服务器页面、高级数据
         控件和ActiveX数据对象
         23.10在AdvancedDataConnector上查看
         23.10.1理解ADC核心组件
         23.10.2研究一个HTMLPage的例子
         23.11实际检查
         23.12小结
         第24章 创建和使用光标
         24.1区分前端光标与后端光标
         24.2使用SQLServer光标
         24.2.1声明光标
         24.2.2打开光标
         24.2.3取装光标
         24.2.4关闭光标
         24.2.5解除分配光标
         24.2.6 使用光标的一个例子
         24.3使用嵌套光标
         24.4从前端应用程序处理光标
         24.5实际检查
         24.6小结
         第25章 通过前端产品访问SQLServer
         数据库
         25.1为SQLServer6.5配置ODBC
         25.2使用Gupta的SQLWindows
         25.2.1创建连接
         25.2.2预备和执行SQL语句
         25.2.3使用存储过程和批处理命令
         25.2.4CenturaSQLWindows
         25.2.5更多的信息和示例
         25.3使用Borland的Delphi2
         25.3.1建立连接
         25.3.2理解Delphi2的数据库模型
         25.3.3关于样本应用程序DPHIDEM0
         25.3.4预备和执行SQL语句
         25.3.5使用存储过程和批处理命令
         25.3.6更多的信息和示例
         25.4使用MicrosoftVisualBasic4和5
         25.4.1理解VisualBasic数据库模型
         25.4.2连接到SQLServer
         25.4.3预备和执行SQL语句
         25.4.4关于样本应用程序vB4DEM0
         25.5 小结
         第26章 升级MicrosoftOffice97应用
         程序到SQLServer
         26.1从Access升级到SQLServer
         26.2在SQLServer中使用Microsoft
         Access
         26.2.1升级Access应用程序――
         一个示例
         26.2.2用Microsoft Access创建客户/服
         务器系统
         26.2.3 创建经历查询
         26.3实际检查
         26.4小结
         第六部分 附 录
         附录A 使SQLServer具有电子邮件
         功能
         附录B RAID
         附录C SQL系统表
         附录D SQLTrace
         附录E 如何实现RealityCheck站点
         附录F 案例研究:New YorkMetropolitan
         MuseumofArt(纽约大都会)
         附录G 数据访问对象(DA0)3.5API
         附录H 光盘上的内容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