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照與透析――中西倫理學的現代視野

比照與透析――中西倫理學的現代視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東人民齣版社
作者:萬俊人
出品人:
頁數:521
译者:
出版時間:1998-10
價格:26.8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8028392
叢書系列:現代與傳統叢書
圖書標籤:
  • 倫理學
  • 比較哲學
  • 中西哲學
  • 現代哲學
  • 文化研究
  • 道德哲學
  • 價值理論
  • 哲學史
  • 中國哲學
  • 西方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者簡介

萬俊人,1958年7月1日生於湖南嶽陽。1983

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哲學係。1986年獲北京大

學倫理學碩士學位。隨後留校執教,1992年

被破格晉升為教授;同年成為“國傢級有突

齣貢獻的中青年專傢”,享受“政府特殊津

貼”;1998年起為博士生導師。1993-1994

年度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

人,兼美國名人傳記研究院學術顧問、《孔

子研究》學術編委、湖南人民齣版社“學術

思辨隨筆叢書”主編。迄今在海內外發錶學

術論文百餘篇。主要代錶作有:《現代西

方倫理學史》(上、下捲)等六部,譯著有

《政治自由主義》等8種。

圖書目錄

目錄
現代與傳統叢書序
思想前沿與文化後方(代自序)
上編 西方倫理學的現代視景
一 康德與薩特主體倫理思想比較
(一)自由:主體倫理學的共同基點
(二)目的與關係:主體倫理學的不同確證
(三)方法與結論:主體倫理學的不同歸宿
二 薩特人學與馬剋思主義
(一)人學三步:本體論・轉摺・曆史人學
(二)曆史人學:緣起・方法・結構
(三)薩特人學與馬剋思主義:幾點結論
三 諾齊剋人權理論攝義
(一)人權與“最低限度國傢”
(二)補償原則:行動及其禁止
(三)資格理論:財産占有的三個原則
(四)兩種原則:羅爾斯正義論批判
(五)正義與人權:兩種模式的比較和遠景
四 關於美德倫理的傳統敘述、重述和辯述
(一)美德與規則:《美德的追尋》
(二)美德倫理傳統的曆史敘述與選擇:
《誰之正義?何種閤理性?》
五 正義理念的倫理錶達與政治建構
(一)引言
(二)正義論倫理理念的基本錶達及其問題
(三)迴應挑戰:政治自由主義建構
(四)進退之間:羅爾斯新自由主義的初步估價
六 政治自由主義的現代建構
(一)源與緣:從《正義論》到《政治自由主義》
(二)前提預定:政治自由主義的“基本理念”
(三)理念擴張:政治自由主義的“主要理念”
(四)製度框架:政治自由主義的社會圖式
(五)進與退:政治自由主義的限度
七 當代西方規範倫理學的勃興與承諾
(一)演進與承諾
(二)前景與啓示
八 當代西方倫理學的主題嬗變與傳統迴歸
(一)泛化與元化的現代兩極預製
(二)多元與同嚮的當代主題迴歸
(三)結束語:未來的理路與挑戰
九 美國社會倫理學的新發展
(一)理論展開
(二)問題與啓示
十 試析現代西方倫理思潮對我國青年道德觀念的衝擊
(一)現象種種
(二)理論背景
(三)初步的解釋
(四)後果與迴應
下編 中國倫理學的傳統與現代
十一 論中國倫理學之重建
(一)曆史的宿命
(二)現實的迷誤
(三)嘗試性的預製:視角、方法與類型選擇
十二 論中國倫理學之命運
(一)預製:輝煌與沉重
(二)兩難:未定的選擇
(三)比較:曆史的反復
(四)決斷:中國馬剋思主義倫理學的生成
十三 論價值一元論與價值多元論
(一)問題的提齣
(二)價值的“一元”與“多元”內涵
(三)價值一元論的根據與限製
(四)價值重建:一種曆史性抉擇
十四 道德類型學及其文化比較視境
(一)道德類型學的西方概念及其流演
(二)從羅爾斯到麥金太爾:道德類型學問題的兩次
變換與實質
(三)道德類型學與現代倫理的選擇:
多元互補的綜閤解釋
十五 現代社會道德閤理性基礎論證
(一)題引:“現代社會”及其道德問題
(二)兩個個案的道德分析:道德閤理性的危機與
基礎
(三)現代社會道德閤理性解釋圖式省察
(四)現代社會的道德閤理性論證:一種綜閤選擇
十六 儒傢人文精神的傳統本色與現代意義
(一)“人文精神”之所謂
(二)先秦儒傢倫理:中國人文精神的經典錶達
(三)儒傢人文精神的現代睏頓:“內在緊張”
十七 迴應韋伯:關於儒傢倫理的方法論解釋
(一)論題的緣起
(二)問題的問題
(三)閤理與理性
(四)在情理之中
十八 儒傢傳統教育理念的現代閤理性及其限度
(一)題釋
(二)原創與傳統:孔子及儒傢的基本教育理念
(三)智德之間:儒傢教育理念的現代詮釋
十九 宗教與道德之間:關於“信念倫理”的對話
(一)現代倫理缺少瞭什麼?
(二)宗教能給現代倫理提供什麼?
(三)道德與宗教:關於“信念倫理”
二十 文化資本與管理倫理
(一)引言
(二)“文化資本”的概念設定與理解
(三)管理倫理:科學精神與人文倫理的融閤
(四)開拓文化資本:管理倫理的基本課題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