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四大傢的道論與文學

唐宋四大傢的道論與文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硃剛:男,漢族,浙江紹興人。1969年6月6日生,1987年考入復旦大學中文係,1997年獲博士學位,留係任教。現為古代文學教研室講師,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籌)副秘書長、《宋代文學研究年鑒》編委、《新宋學》執編。

出版者:東方齣版社
作者:硃剛
出品人:
頁數:255
译者:
出版時間:1997-10
價格:15.3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6008891
叢書系列:日晷文庫:中國文學史研究係列
圖書標籤:
  • 硃剛 
  • 古典文學 
  • 文學史 
  • 思想史 
  • 宋 
  • 文學 
  • 學術 
  • 唐研究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唐宋四大傢的道論與文學:日晷文庫》對於一個具有強烈曆史意識的民族來說,最優秀的文學無疑要承載起這個民族的文化理想。從中唐到北宋,正是這樣的觀念,牽動著幾乎所有文化人的心靈。在此期間産生的四座文學高峰:韓愈、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就是典型的代錶。尤其可貴的是,他們的思想從民族文化的價值觀齣發,一步步走嚮對真、善、美的普遍性思考,從而使這種思考具有對於全人類的意義。它一旦被引入文學領域,便成為棲居文學中的理性精神,將文學導入“嚮上一路”,並逐漸融入古文、詩、詞等各體文學的藝術機製,鑄就瞭宋代文學的總體特性。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辨析入微

评分

前五章以韓柳歐蘇為中心,講道學的演進,即“道”概念是如何不斷豐富,由“善”到“真”再到“美”。如蘇軾之道的審美內涵,精彩到圖書館的書在這一節都被人撕走。第六章作收束,講道論與詩詞文的關係,探究“文以載道”“以文為詩”“以詩為詞”。

评分

作者的博士論文,以”造極“(陳寅恪語)定位宋代文化的地位,而”道“與各體文學深刻聯係,文學史的進展與哲學史、政治思想史進展並軌而行,具有一緻性。以此看各體文學史走嚮,“道”深入宋代各文體藝術構造(如“以文為詩”本質乃使詩歌語言重新與理性思維的發展相一緻,重新具有錶現力,所謂“筆力”或“鍵筆”。)剖析“道”論上循“善—真—美”為核心的進路後來者在前者之上發揮與挖掘,由此不斷增益並走嚮統一。以前讀作者近作《唐宋“古文運動”與士大夫文學》,便為其學問摺服,而與其師閤著的《蘇軾評傳》,論理學部分尤為精湛。觀此博論,學問格局已不凡,且不拘泥於前人所述,引用文中說啖助為《春鞦》作注時的描述,“筆墨間分明有時代的風雲”。王水照有弟子如此,當是十分得意的。

评分

由於作者非中國哲學史專業,前麵五章梳理四大傢的道學思想,顯得有些穿鑿,不夠圓融。但第六章迴到文學,就顯示齣強勁功力,對“文以載道”、“以文入詩”、“以詩入詞”的分析都很精彩,既逮住瞭學術史脈絡,也敏銳精確的說齣瞭個中道道。

评分

辨析入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