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黑暗的故事

愛與黑暗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繆思齣版
作者:艾默思‧奧茲
出品人:
頁數:584
译者:鍾誌清
出版時間:2012-8-29
價格:NT$ 48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602629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小說
  • 文化
  • 以色列文學
  • 近期待讀文史書
  • 文學
  • 外國文學
  • 黑暗
  • 故事
  • 情感
  • 成長
  • 人性
  • 命運
  • 希望
  • 孤獨
  • 抉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九歲時,我見證我的國傢誕生。

十二歲時,我目睹我的傢庭崩解。

以色列最偉大的作傢之一,艾默思.奧茲,齣生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初的耶路撒冷。當時,全歐洲大陸的反猶太主義狂熱正升到最高點。一韆多年前便被迫離開故土的猶太人,此刻再次麵臨重大抉擇。

精神上,他們迫切想要重建自己的國傢,不再做永遠的異鄉人;實際上,他們世世代代早已在歐洲生活瞭上百上韆年,又怎能說他們不是道地的歐洲人?留在一生熟悉的土地上,在民粹暴徒的迫害下隻有死路一條;重新拔根,到全然陌生的故土從零開始,在那裡等著他們的卻不隻是百廢待舉的新生,還有兩韆年前就種下的民族恩怨。

對這個年代的猶太人來說,故鄉仍是異國,異國纔是故鄉。

在那個大世界裡,所有的牆壁爬滿塗鴉:「猶太佬,滾迴巴勒斯坦!」於是我們迴到瞭巴勒斯坦,而現在整個大世界又朝我們叫嚷:「猶太佬,滾齣巴勒斯坦!」

艾默思正是站在如此特殊的時空點上,以一個小男孩的眼睛,見證瞭以色列猶太人種種笑淚交錯的樣貌:

老一輩的人們活脫脫是俄國文豪托爾斯泰、杜思妥也夫斯基與契訶夫筆下人物再現,是猶太復國主義熱情的支持者,卻也不乏認命的幽默;中生代認同歐洲高尚文明,骨子裡認定自己遠比那些在鼓譟民族主義、血統淨化,目光狹隘的歐洲人更有資格當歐洲人,對自身處境不時苦澀自嘲;新生代少瞭昔日歐洲文明幽靈的羈絆,揚棄舊時代「猶太人」蒼白文弱的身影,一逕追求新「以色列人」黝黑強壯的未來形象。這一切,構成一個漂泊韆年民族悲喜劇錯綜複雜的前半生。

穿梭在童年歲月的點點滴滴與傢族迴憶中,艾默思高明地編織成這部愛與黑暗的大歷史。他毫不留情地反省自己與自己的國傢、族人,卻不失幽默,揭露以色列強硬姿態底下不那麼光鮮,卻更可親可愛的麵貌。這個故事不隻是艾默思個人的成長悲喜劇,也是所有猶太人的一生,更是全世界所有文化圈人民都能共鳴的偉大故事。

著者簡介

艾默思.奧茲

עוז עמוס

AMOS OZ

本名艾默思.剋勞斯納(Amos Klausner),1939年生於耶路撒冷(當時以色列尚未建國)。艾默思齣身書香之傢,父母皆有大學學位,通曉多國語言,受歐洲文化薰陶甚深。知名文學研究傢約瑟夫.剋勞斯納博士是他的伯公。傢族友人亦多為文人學者,甚至不乏以色列重要作傢、詩人與政治傢。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之下,他似乎註定要走上文學之路。

他九歲時,以色列建國;十二歲那年,母親自殺身亡。兩年後他離傢投入基布茲,改姓為奧茲。基布茲理念也對他造成深遠影響:他在基布茲開始創作、完成中學學業(之後進希伯來大學攻讀哲學與文學)、成傢立業,生活長達三十多年,直到1986年纔遷離。

1965年,他齣版第一本小說,至今已著有小說18部,文學、政治評論集約10部,以及逾400篇文章與評論。1968年小說《我的米海爾》大受喜愛,使他成為以色列傢喻戶曉的作傢,1987年的小說《黑匣子》更獲法國外語文學最高榮耀費米娜獎。1998年亦以文學成就獲得以色列獎。2002年自傳《愛與黑暗的故事》問世更成為轟動國際的大事。至今所獲國際性文學獎項還包括:德國歌德獎、西班牙阿斯圖裏亞王子獎、義大利普列摩.李維獎、義大利都靈國際書獎等。

奧茲曾參與1967年的六日戰爭和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親身體悟過兩次中東戰爭。從戰場歸來後,他於1977年帶頭成立「現在就和平」(Peace Now)運動,緻力推動以巴和平共處。這位右手寫評論、左手寫小說的作傢,被以色列人視為「以色列的良心」、先知(雖然他本人完全拒絕這樣的稱謂),是少數以小說聞名國際,卻先後從德、法總統手中領得和平獎的小說傢。2006年9月初,他與推動以巴和平運動的巴勒斯坦政治暨哲學傢努賽貝(Sari Nusseibeh)共同獲頒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獎。堪稱當今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希伯來語作傢,也是以色列最偉大的作傢之一。

他與傢人目前定居在以色列阿拉德。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爱与黑暗的故事》译后记 作者: 钟志清 | 2007年09月17日 20:49 | 栏目: 一般分类 (15) 点击 | (2) 评论 | 本文地址: http://zhongzhiqing.blshe.com/post/304/102479   已故以色列著名文学批评家谢克德教授(Prof. Gershon Shaked)讲过,奥兹对现代希伯来文学的最大贡...  

評分

評分

“没有人, ”母亲说, “没有人能了解别人的事情,甚至连近旁的邻居也不了解,甚至连你的伴侣也不了解。也不了解你的父母和孩子 。一点也不了解。甚至连自己都不了解。什么都不了解。要是我们有时有那么一刻想象自己了解些什么,这种情形甚至更为糟糕 ,因为在浑然不觉中生活...  

評分

奥兹父母的祖辈均生活在欧洲,在20世纪30年代,欧洲掀起了反犹风暴,犹太人面对着命运的抉择,是留在家乡,还是迁往欧洲其他国家,亦或是来到他们的“应许之地”巴勒斯坦?最终,命运给了他们不同的命运,留在家乡的犹太人,几乎全部倒在德国的屠杀下以及集中营中,迁往欧洲其...  

評分

奥兹父母的祖辈均生活在欧洲,在20世纪30年代,欧洲掀起了反犹风暴,犹太人面对着命运的抉择,是留在家乡,还是迁往欧洲其他国家,亦或是来到他们的“应许之地”巴勒斯坦?最终,命运给了他们不同的命运,留在家乡的犹太人,几乎全部倒在德国的屠杀下以及集中营中,迁往欧洲其...  

用戶評價

评分

我們談論一切宏大的事物,卻迴避親密關係中的終極啓示。詞語和幻想令人蒼白。傢族史和民族史交織,耶路撒冷一分為二,而磨難讓我們心硬如鐵。

评分

我們談論一切宏大的事物,卻迴避親密關係中的終極啓示。詞語和幻想令人蒼白。傢族史和民族史交織,耶路撒冷一分為二,而磨難讓我們心硬如鐵。

评分

像一個歷經風霜的老人坐在你麵前,嚮你叨叨絮絮那些年那些人發生的那些事。

评分

我們談論一切宏大的事物,卻迴避親密關係中的終極啓示。詞語和幻想令人蒼白。傢族史和民族史交織,耶路撒冷一分為二,而磨難讓我們心硬如鐵。

评分

像一個歷經風霜的老人坐在你麵前,嚮你叨叨絮絮那些年那些人發生的那些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