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子五岁的儿子圭太被绑架,绑匪却打来电话要主动降低赎金,并且指定最人流密集的涉谷十字路口中心作为交付地点,事情超出想象的进展让警方的绑架案专家不得要领,然而这只是缓缓拉开的序幕……到底是谁绑架了谁?
蜂后的诱惑,无处不在的工蜂,酿出一场华丽完美的骗局……在甘甜的花蜜之下,隐藏着怎样的真相?纯洁的完美犯罪真的存在吗?
连城三纪彦 Renjo Mikihiko
本名加藤甚吾,1948年生于爱知县名古屋市。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毕业。在大学期间,以推理小说《变调二人羽织》获第3届“幻影城”新人奖,由此出道。1981年以《一朵桔梗花》获得第34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短篇部门奖,之后开始转向恋爱小说和恐怖小说创作。1984年以《宵待草夜情》获第5届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同年以描写两位女性复杂心理的恋爱小说《恋文》获第91届直木奖。1996年以《隐菊》获第9届柴田炼三郎奖。
书的前半段足够精彩,节奏紧凑,气氛烘托很棒,又有各种反转,感觉很畅快。后半段开始注水、各种拖沓,多次欲言又止真让人难以忍受,给罪犯的洗地也不够成功,说服力不足,但因为结论的冲击力,勉强可以接受。最后一章,要我说什么好!还不如没有!算了,大家看了自然会有判...
评分连城的长篇较之其短篇,逊色很多。都是计谋先行,然后套入各色人物,犯罪场面华丽,然而犯罪动机却非常牵强。最后好多铺垫的陷阱无法解释,就只好让罪犯摇身一变成为以不义之财为目标的侠盗,继续逍遥法网之外,不了了之。作者时刻念兹在兹的“蜜”也有故弄玄虚之嫌,从头到尾...
评分日本的推理小说从80年代我偷偷看父母书柜里《新人性的证明》开始,就一部接一部颠覆我的思维和想象力,绑架案一个接一个,谁才是最后的受害人?谁才是真正被绑架的人?扭曲的人性和社会的苍白,这本书绝对可以作为精分和犯罪心理学的经典案例。与此相比,《白夜行》真的不算什么
评分连城的长篇较之其短篇,逊色很多。都是计谋先行,然后套入各色人物,犯罪场面华丽,然而犯罪动机却非常牵强。最后好多铺垫的陷阱无法解释,就只好让罪犯摇身一变成为以不义之财为目标的侠盗,继续逍遥法网之外,不了了之。作者时刻念兹在兹的“蜜”也有故弄玄虚之嫌,从头到尾...
看點是“非常規綁架”,但是真心的我看到最後一個字也沒看懂,,,
评分读桔梗花时就领教了连城三纪彦的一流文笔(大概是日本推理作家中最好的),他擅长营造气氛和揭示人性,这部《蜜》被称为日本绑架推理小说中的最高作,比凄美哀婉的桔梗花短篇集更注重诡计和严谨了,整部小说近40万字(比白夜行字数还多),无一处闲笔和废话,作者写此书时已60高龄,对世事和人性的洞悉臻入化境,他的笔下永远充满复杂的内心戏和阴暗的命运纠葛。全书共叙述3个绑架大案,前三分之一犹如好莱坞惊险片,节奏明快气氛压抑,画面感很强,充满阅读吸引力;中间的“川田回忆”和“审讯斗智”两章略显琐碎,其实是最关键的核心线索;最后一章是70页的仙台绑架案,轻松有趣,可被视为番外篇。整部书充满大大小小的悬念和反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读之欲罢不能。缺点是大量谜团没解释清楚,前半部的人物命运没交代完整,中间变成侠盗小说了
评分3.5 居然做了20几岁的女孩子才有资格做的通读到凌晨四点的傻逼事儿。关键是我并不喜欢这一本,屡屡发出“这么磨叽是为了凑字赚稿费吗”的感叹。
评分细腻的文笔写惊心动魄的斗智系作品。不过后期连城的强项反而在某种程度成为拖慢进度的累赘。以斗智系的迪弗作为参照系,《蜜》的水平在《第十二张牌》之下,在《石猴子》之上,大概和《少女的坟墓》实力差不多。
评分侠女不当妓女就好像缺点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