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的中国人(英文版)》讲述了火车和我们中国人的关系很密切。火车是临时的大家庭,是流动的小社会,它浓缩了人生百态:身穿各种流行时装的青年男女乃至小狗小猫堂而皇之地在卧铺上占有一席之地,风靡全国、充斥东西南北中的麻将牌打个不停,92岁的老方丈戴着洁白的手套为小姑娘号脉,母亲小心翼翼地呵护刚刚出生的婴儿,身心俱疲为生存而奔波的打工族,对对爱侣旁若无人地嬉闹调情……
1943年生于黑龙江。1998年退休。
2002年从哈尔滨迁居北京,现为自由摄影师。
荣获第十七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金奖、第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第四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金奖。
主要展览:
火车上的中国人,丹麦,2000年
火车上的中国人——第 一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2001年
《火车上的中国人》在45次北京—福州首开中国摄影专列展出,2001年
黑土地——第二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2002年
火车上的中国人,俄罗斯,2002年
中国人的故事——第三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2003年
中国人本,中国、德国,2003年
中法文化年“平遥在巴黎”展览,法国,2004年
东北人家——第四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荣获大展金奖,中国,2004年
北京紫禁城国际摄影大展,中国,2004年
火车与中国人——个人作品展,中国,2005年
第一届桂林国际摄影节,中国,2005年
大东北——第五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2005年
中国蒸汽火车——第六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2005年
生活向前进,中国,2006年
东北人——山东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荣获最高学院大奖,中国,2006年
中国人影像30年——平遥摄影节10周年,中国,2010年
书里面好几张小男孩花式露蛋蛋的照片,孩子家长在旁边很开心样子……好像以前中国男孩家长都很无所谓这个,甚至我猜测带点骄傲的意思?其实很不雅观,还好现在这个情况少多了。 印象里比较深的几次火车经历,第一次坐火车是在幼儿园,大概是01年的事情,那时候还在老家安庆,表...
评分有人把中国压缩在词汇里,有人在村庄速写中国的形状。有人把中国绑在一条高速公路旁,也有人把中国装在车厢上。轰隆隆的火车,定员的车厢,抢上抢下,人来人往。火车吆喝一声,乘客一拥而上。昂首踏步,安之若素;热火朝天,应接不暇。千姿百态的不仅是上车方式,还有人生。 平...
评分入秋后,北京景山顶上,人们架起长枪短炮,拍罢夕阳西下,又转向东方看圆月升起。全民摄影时代,国内纪实摄影反而陷入了瓶颈期。在摄影家王福春看来,三四十年前那个刚松口气、睁开眼的中国社会是纪实摄影的好时代,成全了一系列直指人心的作品。 就像这本抚摸国民生活变迁细致...
评分9/50 掩卷细思,试图去回忆第一次坐火车的确切时日,却发现,只是徒劳。 日子虽忘了,但记忆的碎片却鲜活如初,掺杂着嘈杂的轰鸣声、笑闹声,弥漫着方便面的香,和柑橘的鲜。 记得第一次从中铺狭窄的空间中,失神地望着窗外旷野;记得把瓜子壳堆放在铁盆里,正准备倒向乘务员...
评分有人把中国压缩在词汇里,有人在村庄速写中国的形状。有人把中国绑在一条高速公路旁,也有人把中国装在车厢上。轰隆隆的火车,定员的车厢,抢上抢下,人来人往。火车吆喝一声,乘客一拥而上。昂首踏步,安之若素;热火朝天,应接不暇。千姿百态的不仅是上车方式,还有人生。 平...
看到后浪出了新版,便从书架上把这本取下来重温,是书脊已被晒掉了色的初版本。没翻几页,不知怎的想起了崔健的《一块红布》。伴着窗外淅沥的小雨,打开网易云,边听边读,一股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竟几欲落泪…… #影像与音乐的力量
评分送外国朋友非常合适
评分用相机记录时代
评分回首看才这么感慨吧
评分英文版的印刷比国内的好多了 照片很精彩 记录了一个时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