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人产生了自我意识,它会成为人类的仆人、朋友还是敌人?
1921年,捷克作家恰佩克由捷克文的“劳役、苦工”(Robota)创造出了一个新词,“机器人”(Robot),人类从此有了“机器人”这个概念。
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第一台家用机器人,它由电缆控制,可以行走,会说77个字,甚至会抽烟,但并不具备实际功能;
1942年,科幻宗师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学三大法则”,学术界自此有了默认的研发原则;
1954年,美国人德沃尔制造出第一台可编程机器人,从此,各种机器人被制造出来服务人类;
2012年,机器人不仅已成为搬运货物、打扫卫生的苦力,更是老人的看护、孩童的玩伴,在人类世界的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30年,人类一如既往地享受着机器人的服务,却不料,这些被赋予了智能、有了自主意识的机器人正在暗中谋划一起巨大的阴谋;
23世纪,人造黑洞吞噬了地球,人类被迫流亡宇宙;
25世纪,机器杀手穿越时空而来,大开杀戒,屠戮了一整座城市;
27世纪,大战来临,人类在智能远高于自己的机器敌人面前,不堪一击,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决战前夜,7名人类来到了前线,一个名叫海伯利安的星球。他们决定直面残酷的机械杀手伯劳,解开自身命运之谜并拯救全人类。
终有一天,机器的智能会远远超过人类,翻开本书,去看看那天,会发生些什么……
丹‧西蒙斯(1948~ ),被美国读者公认为“美国最会讲故事的人”。出道近三十年来,他写遍奇幻、科幻、恐怖、推理、惊悚、历史等几乎所有小说类型,只要他出手,必叫好又叫座,捧回无数大奖,是名副其实的“跨界之王”。
他的长篇处女作《迦梨之歌》一举拿下了奇幻小说的最高奖项世界奇幻文学奖;
第一次涉猎恐怖题材的《腐朽的慰藉》就将恐怖小说界重量级的三大奖项布兰姆‧史托克奖、英伦奇幻奖和轨迹奖包揽囊中;
第一部长篇科幻史诗《当人类决战机器人:海伯利安》更是获得了全球科幻小说至高荣誉雨果奖,以及轨迹奖、日本星云奖、法国宇宙奖,入围阿瑟克拉克奖、英国科幻奖等国际重量级科幻奖项,被誉为“二十世纪科幻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里程碑”。
最近看了不下几十本科幻小说。 最喜欢阿西莫夫。他很幽默,也没有那么强的责任感;而大刘,文章中参杂了太多的政治因素,我不喜欢。海伯利安是随意从当当上买的,拿到书了就觉得有点头疼,好小的字,好厚的书啊。看书的时候我尤其不擅长记名字,特别是外国名字。 很象一千零...
评分 评分一出壮阔浩渺的宇宙史诗——评《海伯利安》 乃鼎斋无机客 《海伯利安》的作者丹·西蒙斯,是美国一位创作横跨科幻、恐怖、奇幻等多个领域的小说家。他的成名之作《迦梨之歌》(Song Of Kali)就是一篇获得了世界奇幻奖最佳长篇的奇幻小说。截至2006年,丹·西蒙斯一共获得过...
评分正在看!!很好看!!!太感谢出版社了,译者我爱你!!貌似第二本也有,哇哇,太幸福了。吐血推荐瓦!!! 下面罗列出在动画中出现过的一些书籍的封面信息,看看各位读者究竟都读过其中的哪几本呢? ★在第二话里,长门看的是美国作家DanSimmons的科幻小说《The Fall of ...
评分未来时代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用科幻小说的形式思考人类的终极命运。这是上半部
评分看完一本海伯利安的我,刚刚发现是伯劳不是劳伯……
评分从开局看,倒是很像一部天才之作。
评分从开局看,倒是很像一部天才之作。
评分充满诗意的科幻史诗,因为作者的跨界才华而显得别具一格。虽说是长篇,但作者却巧妙的用六个人的回忆先架构了六个短篇,看得出来六篇风格各异,尝试了不同的体裁和文风,野心可见一般。开篇就被牧师的故事所震撼,随着时间的流逝具体情节已渐渐模糊,那是当时脑中对于结尾处那骇人的受难场景的想象还记忆犹新。将军和诗人的故事中规中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