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1958年出生于南京。曾用名王岩。1965—1969年就读于北京翠微小学。 1971年就读于北京东门仓小学。1972—1975年就读于北京164中学。1975年借读于太原5中。1976年毕业于北京44中学。1977—1980年在海军北海舰队服役。 1980—1983年在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工作。 1983年辞职从事自由写作至今。中篇小说:《空中小姐》1984年第2期《当代》,曾改编为电视剧。《浮出海面》1985年第6期《当代》,曾改编为电影,有日、德文译本。《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1986年第2期《啄木鸟》,曾改编为电影,有英、法瑞典文译本。 《顽主》1987年第6期《收获》,曾改编为电影,有日、德文译本。《一点正经没有》1989年第4期《中国作家》。 《永失我爱》1989年第6期《当代》,曾改编为电影。《动物凶猛》1991年第6期《收获》,曾改编为电影,有英、意大利文译本。《你不是一个俗人》1992年第2期《收获》,曾改编为电影,有法译本。《许爷》1992年第4期《上海文学》。
这几本书都是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写的,那时我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东西,不相信很多,欲望很强,以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这些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是那时我经历过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别,仅仅因为我不知道更多的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这些情景不在了,这些人也散了,活着的也未老先衰,我也不再那么说话和如此看待自己,所以有时我觉得自己失去了继续写作的能力。
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本套书包括:《过把瘾就死》、《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浮出海面》和《空中小姐》
我自己选中的我自己感到失望.我尽了最大努力,一切都是零. 别人都认为这是在爱,可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自己是在爱. 看着一切都吻合,想想从第一天起裂痕就存在. __王朔 <过把瘾就死> 王朔构述的爱情故事就像是一个掐头去尾的大萝卜,剩下中部最为...
评分一直看不清自己,直到看过这本书。 DM为什么要撕报纸,我很能理解,原因只要一个,那是渴望被在乎,渴望被注视;DM为什么半夜离家出走,答案显而易见, 因为她渴望证实自己被爱,因为爱他的人不会在半夜对她弃之不管。DM的试探一次次的得不到“我爱你”的答案 ...
评分时隔多年再读王朔的《过把瘾就死》。 一开始,方言就说: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 后来又借别人眼睛说:她站在荫处时脸上的线条很柔和,一旦太阳照到她脸上——有没有一种刀出鞘的感觉? 给人...
评分 评分电影《好想和你好好的》上映,看介绍貌似是个很作的爱情故事。想起王朔的这个故事,于是买了书来读。 真好,真是段很作的恋爱,真是个很作的女人。杜梅的逻辑很奇怪:我爱你,就必须同你在一起,不能分开。爱得太用力,让人心生寒栗。 我爱你,所以见你和别的姑娘热情洋溢满...
很多人最喜欢火焰海水, 当年我却相当的喜欢过把瘾就死。 现在呢,现在我不看王朔。
评分我一下把她搂过来,紧紧地搂在怀里,哭了起来。我发现我还是爱她,那么爱她,这一发现另我心碎。 看到这句话,就哭了起来。
评分其实奇怪的是我先喜欢上王朔的长相 才开始看他的书的。很多人怀疑过我的审美
评分王朔笔下的男主角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评分写得直接暴力。但就是这么真实。很历害,能把家常便饭的争吵写得如此真实入微而不无聊。对男女间的性格、思维、对待感情的方式的差异也描述得很到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